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二章 投石衝開水底天,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會少你的。”
張卓為就是趙興從遼國擄來的那名縣尉,他現在也登上大陸,成為趙興的管家。
單鍔一轉眼跑地不見影子,趙興順勢把目光轉向了詹範與周圍之,他坦白的說:“兩位在任上很是照顧我老師坡公,如今兩位任期滿了,還想轉任什麼官員,兩廣地帶任你們選。”
詹範也不客氣,他跟趙興交往較多,知道趙興一旦把人視為朋友,就格外慷慨大方。他指點著桌上那副地圖,說:“我聽說最近海外事務司弄的轟轟烈烈,這一任任滿了,我想去海外事務司轉轉,聽說勃泥總督還有空缺,我願去做一任勃泥總督。”
趙興悚然動容,起身拱手:“廣南現任官員都很少願去海外任職,詹守竟然願意替我解憂,很好,勃泥總督就是你的了。”
詹範咧嘴笑了:“那是他們傻,我看了你的海外事務司條例:知州品級,到了外藩,儼然國王一樣,而且什麼事不用操心,只管收錢蓋章。海外待個五年,撈足了錢財與珍奇玩意,回鄉之後,何必再做官,只管教導孩子就夠了。你不是說過:海外蕃人可不是我大宋子民,擔任一屆總督,生殺予奪,一切以我大宋利益至上。一任總督,連外藩國王都可以呼來喚去,此種威風,怎一個知州比得上。”
周文之笑著補充:“外藩外領的稅賦額,朝廷也沒有定律,隨總督上交多少,其中三成是總督的收入——這規定好,詹守挑了個好地方,勃泥油礦銷往大宋,每年也有一百萬貫上下,三成就是三十萬貫,五年任期就能拿一百五十萬貫,這還是合法的收益。子孫三代足夠花了。”
趙興感興趣地望著周文之,問:“周守也有興趣?”
周文之哈哈一笑,答:“下官跟謝應老有點交情,聽說趙大人跟謝應老要了兩個知州的位置,一個被單大人要去,下官也想去荊湖轉任一下,不知趙大人可否許可?”
趙興點頭:“我準備修建那條運河,所以跟謝應老要了郴州與衡州的位置。耒水貫穿這兩個州縣,直通洞庭湖,修好了那條運河後,我廣州通向長江的路打通了,珠江水系也與長江水系連線在一起,所以這兩個知州地位置非常重要。
我跟謝應老約定,誰坐在那個位置上,需要接連兩任。任滿六年。周守願意去,我可以推薦,但周守已經做過兩任知州了,你只需要一任就可以升遷,還願意再第二任上。繼續待在知州的官品上?”
周文之端起茶杯遮住了臉,笑嘻嘻的說:“我曾聽人說過,大人抱怨邸報上幾年不見一個兩廣的訊息。我去翻查了一下,今年我兩廣發生了那麼多大事。邸報上也只登了一句話,閒閒敘說廣西出兵滅了大理,除此之外,再沒有片言片句。
大人坐在廣州地位置上,幹了那麼多大事,朝廷不聞不問,我在一個知州地位置上幹兩任期,又算得了什麼。但在荊湖之地連任兩屆知州。或許能入朝廷法眼,但也可能,朝廷根本不聞不問——除了我們這些兩廣的官員,除了那些貶官,還有誰願意來這指射之地?
我不貪心,朝廷黨爭如此厲害,等再坐滿兩任後,升官也罷。不升也罷。我能接觸一下中原人物,也算不枉此生。生下來地事。且聽天由命。”
“好!我這就給你們發放官印。兩位,兩廣官員退職後,如果賬目上沒有問題,我還會發放一筆養廉銀——這是用大理繳獲建立地基金,兩位可以去計司万俟詠那裡結算一下……”
兩位官員滿意的拱手告辭,這會功夫,李源與陳公川也在趙興的後院商議好,陳伊伊領著兩人來找趙興,她滿臉憂愁的俯首在地,再三叩首:“相公,你常說‘天地君親師,人間五綱常’,又說:‘不愛其親,何愛其家,不愛其家,何愛其國’……現在妾身的家人,生死在於相公指掌之間,請相公憐憫憐憫。”
趙興伸手攙起陳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