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二章 投石衝開水底天,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二十二章 投石衝開水底天
趙興不以為然的搖搖頭:“開發兩湖是我下一步既定方針。湖廣足,天下足。兩湖兩廣土地肥沃,稻穀一年三熟,水系發達,如果將這些水網編織起來,我們能造出一個更加富裕的大宋。
朝堂那些人現在忙著黨爭,我們地方官不得不多加努力——我跟謝麟商量好了,從今年起,兩湖兩廣各自移民五十萬,我出錢修路修河,謝麟用稻穀向我兩廣還賬,我們聯手好好經營湖廣。”
單鍔笑了:“我無所謂,能夠升任一個知州,大大小小也是五品官,雖然都是‘指射之地’,但荊湖總比兩廣地位高點。你花錢,我升官,我還有什麼可抱怨的。不過,今後你後不後悔,那可就難說了。這幾年你開墾的土地還少麼,廣東的糧價一年比一年低,指望荊湖靠糧食還上一千萬貫鉅款,我估計他們要還一百年,也許兩百年。”
詹範與周文之一直在聽單鍔與趙興鬥嘴,聽到這,他們樂了,一起插嘴補充:“那是那是,現在廣州最不缺的就是糧食,這幾年單大人整修河道,廣州風調雨順,農夫都不怎麼照顧田地,也就是春天的時候撒上種子,然後自己去工廠作坊做工。本地糧食,已基本上是天種天收。
我二人從惠州、循州過來,恰好是夏糧收割的時候,田地裡都沒有見到一個青壯男丁,全是老人與婦女。可即便是在這樣,廣州的糧價也沒有漲上去,單單靠荊湖的糧還清一千萬貫,你我這輩子恐怕見不到他們還清欠款的一天。
趙大人讓謝應老騙了,指不定謝應老現在拿上一千萬貫。正樂的滿地打滾呢。”
趙興臉上的笑容不減,他回答:“這就叫‘投石效應’,我花這筆錢,原沒有打算他們還上,只要投下去就行。這筆錢投下去,沿著韶州這條線地經濟就盤活了。另外,我兩廣的小商小販,小農小戶都可以將我廣州的貨物販向富饒的洞庭。這叫‘強勢經濟的吸籌作用’。我們廣州的貨物會將荊湖南北的財富都吸收過來。
你們別看謝麟現在樂,指不定以後要哭。當然,他這輩子估計沒有哭的機會了,因為這個吸籌將是一個漫長地過程,很可能在一兩百年中才能完成。
想一想,人要在陸地上行走,翻山越嶺的,太陽昇起出發。太陽落下要找旅店住宿,趕路的時候唯恐錯過宿頭,所以一天走不了多少路。而坐船走就不一樣了,人在船上住、船上吃,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在這個時代,還有比坐船旅行更輕鬆的嗎?
我廣州富饒,現在名聲在外,內地人們都知道。但他們不一定知道怎麼來我廣州謀生。揚州以北的人只知道往揚州趕,那麼,四川府的人呢?有了這條小運河,成都人可以順著長江一路漂流,漂到廣州。
不要低估了老百姓的勇氣,百姓一旦知道活路在哪裡,就不用怕天高地遠,如此一來。我廣州吸納移民的能力會加快數倍,數十倍,而且不用負擔他們地移民費用。”
趙興提到成都,單鍔臉色變了一下,小心的看著趙興,斜著眼問:“大人提到成都,莫非大人吞下荊湖,依然意猶未盡……你又轉什麼心思?成都與吐蕃接壤。吐蕃人才偷襲你不久。你是不是……算了,你不用告訴我。我這就去郴州上任,不就是挖一條百里長的溝嗎,小事!哦,借這個理由,你是不是又要讓朝廷給你調撥廂軍了?”
趙興笑而不答。單鍔也沒客氣,他站起身來,邊往門外走邊說:“我走了,西江河上的船運股份我可不打算賣——你當初答應我,等我把那條河整修完畢,河上每條航行的船,每個單程付給我一個銀幣,這筆錢我可從沒有收到過……算了,我不跟你要賬,我找你家陳夫人算賬去。”
“找張卓為”,趙興衝單鍔地背影喊:“陳夫人大半年不在,現在這筆錢由張卓為分管,你放心,一個銅板都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