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七章 謝麟的危機感,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耗不起了,可我們還耗得起,只要我們再拖上兩年——也不要多,只要兩年,西夏就要徹底崩潰了”,趙興冷冷地回答:“前線將士百戰浴血,好不容易要採摘勝利果實了,我們原本可以一勞永逸的剜除西夏那團膿包,卻讓章相公阻止了——你以為緩過勁來的西夏不會再來侵略大宋嗎?哈,狗什麼時候能改了吃屎的習慣?

等夏軍再來,環慶百姓還要重生一次當年的遭遇,但是,或許,等他們重新苦熬到行將拖垮西夏地時候,還會有人出來阻止。如此一來,我們又開始下一輪迴圈。”

趙興說的是深層次的道理,謝麟也在陝西待過,他知道陝西的狀況。歷經章楶與趙興、範純粹這些人地治理,陝西在戰爭中逐漸保持上升姿態,而西夏在走下坡路,即使呂惠卿這個大貪官竭力幫助,夏人最終也免不了經濟崩潰,民不聊生,兵無戰械……

在這個時候,章惇匆匆接受了西夏人的求和,不為別的,是因為他跟小皇帝產生了隔閡,他需要一場勝利來證明自己的成功,以便趕走威脅他相位的人。他成功了,他果然成了獨一無二的宰相。

現在,他又需要一場“萬國來朝”,將自己的執政生涯推向頂點,為此,哪怕趙興騎在他頭上拉屎拉尿,章惇也只能忍了。

趙興輕搖著小扇,漫不經心的分析了一遍西夏地局勢。李清照在旁邊問:“趙叔叔,你剛才說的道理,難道朝堂大臣們都不懂嗎?他們若有一份明白,憑什麼如麼折騰?”

趙興淡然反問:“你認為章相公聰明不聰明?”

謝麟含笑不語,看著趙興跟那名聰慧的女子一問一答。

李清照回答:“章相昔日文章風流,處事精明。他自己也曾在陝西待過,對軍事在行。想當年他在樞密院為官,人皆以為是能吏,做事幹練。他怎麼會蠢呢?他要蠢,那些考不上進士的人,豈不都活不成了?”

趙興搖著小扇,扇子扇的風發出微響,他繼續說:“章相公確實是聰明人,而且是這個時代罕見的聰明人。然而,他為什麼為了黨爭,不惜亡國破家?他今日之所行所為。看起來愚蠢的無以復加,比如:難道章相公想不到對夏人趁勝追擊——我告訴你吧,是因為章相公沒有封建意識。”

李清照眨巴眨巴眼,沒等她再問,趙興繼續補充:“封建意識是什麼,是領域意識。在封建意識薰陶下,‘封建人’的概念跟農奴不一樣,封建下地‘我’。其內涵與外延遠比奴隸地‘我’要涵蓋廣闊。

比如,一個封建領出來的人,他說‘我’,不僅包含他自己,還包含與他共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地同胞、還有他的民族、同伴、親屬、朋友。還有他的競爭對手——這就叫‘團隊意識’、‘集體意識’。

但一個奴隸說出的‘我’,他只包含自己,不包含其他。

以‘封建’觀我‘大宋’,這‘大宋’不僅要包含新黨。也要包含舊黨;既包含士紳,也包含百姓。所以,如果是個‘大宋封建人’,他與西夏人交往,既要考慮自己本黨派的利益,也要考慮敵對黨派地利益,因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是一個整體,他們誰也落不下誰。

而一個農奴。他只是大奴隸主的監工,自己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只要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才不會管其他人水深火熱。所以國破家亡,對他毫無意義,因為那不是自己的國自己的家——奴隸,講究地是廢寢忘食為奴隸主工作,怎會顧惜家庭。

你以為一個農奴會知道如何結黨嗎?當他們的敵人過於強大的時候。他們或許會拉攏一些人、唆使一些人與他們一起奮鬥。而一旦成功後。他們的‘本我’意識便發作了,他容不下別人與他分享勝利果實。譬如現在的新黨。當他們沒有敵人了就內鬥,這就是農奴意識、奴隸意識。

章相公不是不聰明,只是他意識不到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