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五章 兩個大軍閥的密晤,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謝麟來說毫不成問題。
當天正午,寺院的僧人被強行驅趕,部分僧人進入附近其他寺院掛單,其餘的則拿著趙興開給的廣南度牒,快快樂樂的奔往更加富裕地廣南,準備在那裡紮根落腳。
當晚,先期趕到的韶州學生被安排住進這座僧院,後來的荊湖學子沒了棲身之地,他們一起找謝麟這位地方官吵鬧,對荊湖學子身在荊湖地盤,享受卻不如韶州而抱怨。
謝麟擔心自己在聲勢上落後,立刻從附近調來他手中的辰州寨兵,強行將附近另一座僧院的和尚清理一空,以安置荊湖當地的學生。但這些荊湖學生半夜又鬧事了,因為他們聽說旁邊僧院的韶州學生正在發放車馬費,每個來參加宜章大會的廣南籍在籍學生,都有五貫地車馬費,外加十貫地伙食補貼。
謝麟一聽這話,都快哭了。趙興財大氣粗,他能給廣南學生髮的起錢,可荊湖這筆錢該從哪裡出賬?迫不得已,謝麟連夜找趙興商議。誠心造大影響地趙興立刻同意半價供養荊湖學子。也就是說,廣南籍的學生每人手頭有十五貫,荊湖學子見人就給發七貫半。
七貫半在這時代是個不小的數目,官員們給同僚奉送的程儀也就是十貫。有了這筆錢,至少荊湖學子在宜章期間,不用為生活發愁。
第二天,謝麟滿意的去看望荊湖學子,沒成想正在領錢的荊湖學生依然滿腹怨氣,他們揪住謝麟的衣袖,抱怨說:“謝大人,廣南學官太欺負人了,今早晨他們發書,我荊湖學子湊過去,沒想到卻受到一陣訓斥,大人,大家都是讀書人,為什麼學官如此薄待我等荊湖士子,難道宜章不再屬於荊湖了?”
謝麟臉色都綠了。他趕忙跑到廣南學生所在的僧院,發現僧院裡多了無數輛大車,每輛車上面落滿了厚厚的書籍,院中還搭了棚子,棚子下堆了上萬本書,這些書不賣。每本書上都有一個編號,廣南學生可以先去書棚瀏覽,看中了什麼書。則憑藉自己的學籍證明,去馬車上免費另一本書回去。每人限領一本。
這些書很厚,多是廣南這幾年校訂的,增加了標點符號與段句的新式圖書。廣南學子都喜滋滋的捧著書站在院中閱讀,連謝麟這位大官在院子轉悠著,都沒人招呼。
謝麟趕緊又去找趙興,一見面,他就不滿地抱怨:“趙大人。我素知廣南錢多,可錢多也不是這樣花的,每人十五貫車馬費與食宿補貼,這就是一筆鉅款,還發書……趙大人。你還讓不讓我荊湖百姓活了。”
謝麟的意思是:一次拿出這麼多錢給學生們發放,其目的就是讓他們來荊湖看風景,那麼百姓的負擔又要加重了,荊湖不像兩廣。有個市舶司可以來錢,這些負擔只能增加到百姓頭上。趙興花得起這筆錢,他謝麟花不起。
趙興剛剛吃完早飯,他正端著一杯茶欣賞章水兩邊的白鶴飛舞,聽了謝麟的話,他平靜的回答:“不多,我廣南東路這幾年人口翻了一倍,也就三百萬人。這裡頭能夠出一萬名學生。已經很不錯了。一萬名學生即使人人趕到宜章,領取十五貫費用,也不過十五萬貫,至於書錢,小錢啊,人手一冊書,最多再有一萬貫。
十六萬貫,操持這樣一個聚會。花地極便宜。荊湖這筆錢無法出賬,我廣南一塊負擔了。”
謝麟愣了一下。再一轉念,認為趙興這個估算差不多。來的讀書人至少應該是秀才,再低水平的童生來了也不好找人打招呼。以這時代資訊傳播的速度,廣東南路能來一萬人了不起了,再遠的路程,即使他們聽到訊息,也趕不到宜章了。
廣東南路能來一萬人,實際上那些秀才不可能每個人都願意來,他們當中有不來的人,其名額剛好由荊湖學子補上。荊湖道路難行,除了他預先收攏在府城的人,其他地方的讀書人即使聽到訊息,也不能如期趕至。
如此一來,也大約是趙興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