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六章 暢想當俠客的孩子,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置,蘇東坡甚至不會知道近在咫尺的地方還隱藏著如此一個巨港。
當初蘇軾被趕出昌化軍後,港口留守地程族弟子便將他接入造船廠。蘇軾是個細心人,馬上發現這船廠有可能是亞洲最大的造船廠,它僱用了兩萬名工人,其中不乏阿拉伯造船名匠與越南、大宋泉州造船高手,此外,還有數千名崑崙奴,而他們製造的鐵龍骨大船,正是趙興船隊最常見的主力船種。
蘇軾以前一直納悶,趙興船隊那些怪船從哪裡來,到了海南這個碼頭區,他這才發現——原來這個港灣才是趙興地根基。這可能趙興最大的秘密。
聯想到趙興第一次出海時的經歷,蘇軾已經隱約搞清了趙興的發展脈絡:他就是依託這個港口,從大宋境內以及周邊各國招聘水手與造船匠,從而發展出自己龐大的船隊。經過十年經營,已經把這片港口經營的像鐵桶般嚴密,附近的黎民都在碼頭區的胡蘿蔔加大棒地吸引下,有意識的遮蔽外界訊息,結果,這個巨大的造船場在大宋境內反而顯得默默無聞。
然而,接下來的問題是,趙興弄這麼大的基業,卻又不想人知道,他為的什麼,想造反嗎?
蘇軾不認為趙興想造反,因為從傳統來看,無論水軍勢力多麼強大,陸地上的爭伐,終究要在一城一池之間進行,沒有強大的陸軍,根本不可能實現篡國地圖謀。而趙興似乎沒有在海南訓練陸軍,據蘇軾得到地訊息,趙興在廣州費勁九牛二虎之力,也不過訓練了數千士兵,靠這數千士兵是不可能打敗大宋百萬禁軍的。
耐下心來,蘇軾靜心觀察港口地運作,他發現這片港口的執行機制很奇怪。他從沒聽說趙興登島來視察過這片基地,但基地卻執行的非常良好。
幾經探查,蘇軾發現管理這片碼頭區的是一個叫做“公司”的管理機構,公司裡的官員來源很雜,有一部分來源於大宋,似乎是正宗大宋海商,而另一部分則是由一些蕃人組成,其中既有白人,也有大食商人,還有一部分高麗人、倭國人、交趾人……
這樣一個人員構成複雜的管理機構,居然執行很良好,這讓蘇軾可納悶了。
蘇軾還想進一步瞭解下去,但時間已經容不得他過於深入的探察了。自攻陷大理王都後,趙興的聲譽在兩廣境內上升到頂點,這時,趙興似乎也無所顧忌,他直接派船將蘇軾的家眷接來廣州,名義上就是打算將孩子託付給蘇軾啟蒙,實際上是想給蘇軾提供更好的居住環境。
蘇軾是個尊重朝廷法度的人,進入趙興的府院之後,他一直想跟趙興交流幾句,但總沒有時間,心裡揣著無數疑問,這讓蘇軾感覺心頭沉甸甸的,他比往常顯得少言寡語。
這時,趙興正在跟他的孩子交流,他先問趙風:“你知道師公為什麼給你起名為趙風嗎?”
趙風拱了拱手,拘謹的回答:“師公是想讓我‘乘風直上九千里’,胸中常懷鯤鵬之志,能成為國家棟梁之才,所以字子樞。”
趙興和藹的笑著問:“你能做到嗎?”
趙風拱拱手,回答:“嫡父,孩兒不奢望能做到父親所擁有的才能,惟願緊守這份家業,照顧好兄弟姐妹。我以為,如此便已足夠了。”
趙興咂了咂嘴:“雖然差強人意,但也是一個‘守戶之犬’,也罷!小海,你想做什麼?”
小兒子小海眨著他那亮晶晶的眼睛,回答:“我最希望仗劍行千里,飽覽天下風景,能夠像師公那樣,留下幾篇傳世名作,也便夠了,餘無多求!”
趙興暈了:我竟然生了個俠客兒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