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帝的女兒他不娶,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花。
王夫人一直在趙興家待到傍晚,等把要交代的問題都交代清楚,這才告辭而去,她介紹了注意事項比禮部官員的還詳細,直到此時,趙興才知道他過去是多麼無知。他現在明白了,宋朝原來流行兩套禮法,一套是平民禮法,需見官叩頭;另一套是士大夫禮法。士大夫不用向皇帝叩頭、納稅少,各種優待多,但他們之間相互來往,需遵守的禮節更繁多……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趙興便被馬夢得催醒。這次程夏學乖了,他知道自己進不了皇宮,幹在外面等沒意思,所以沒要求跟隨。趙興一人騎上馬,兩名家僕給他挑著燈,他一路踏著星星趕往皇宮。
路過蘇軾府上時,蘇軾也在出門,他的臉色鄭重,似乎有點煩悶,見到趙興,他匆匆點個頭。趙興沒客氣,催馬與他並行。
兩匹神駿的高頭大馬一塊走到街上,引來無數官員的喝彩,許多官員從轎中探頭望見是蘇軾,又把腦袋縮回了轎裡。
蘇軾一路無話,等望見東華門時,他低聲說:“昨日朝中有人談到這次科舉,有御史說我這次科舉題目不妥,他們肢解考題,斷章取義,而後說我意圖誹謗先皇……幸好高太后攔下了。
這事方罷,又有官員稱我徇私錄取你……幸好離人你的卷子答得很精彩,現場取卷閱過,朝堂眾官皆無語以對。除此之外,如今京城都在傳唱你譜的那三支新曲,尤其是《送別》,滿城唱遍‘一觚濁酒盡餘歡’,倒令這指責顯得無事生非。
然,此事猶未罷休,又有官員稱:既然離人有此等才學,為何卻居於榜上末名,實在有失公允……還有人說:‘及第生員百三七,榜上末名是趙興’——不吉。
哎,罷了,無論怎麼做他們都要指責謾罵”
趙興的名字是啥?他姓趙,宋朝皇帝也姓趙,時值青唐之亂,科舉榜上最後一名是趙興,喜歡讖緯的古人覺得這樣做兆頭不好,所以打算在趙興的名次問題上做文章。
趙興一聽,猛地一亂馬,他悶悶的說:“難道,讓我因名字起得好就做狀元?那我不成了千古笑料了嘛……罷了,沒想到考這場科舉惹來這麼多麻煩——不如歸去。”
趙興一邊說,一邊撥轉馬頭,蘇軾急了,他明白趙興是擔心給他惹來更多的麻煩,所以打算退出,但如果趙興這樣那個退出,對大家都不好。他趕緊拉住趙興,低聲勸解。
東華門外已經圍了好多官員跟舉子,兩人的拉扯立刻驚動了禁軍,當值的禁軍官員趕過來一聲吆喝,但等他藉著趙興手上的燈火,看清馬上的人後,立刻把嗓門降低了很多:“趙郎,你鬧也不能在這鬧呀,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
我求求你了,今日兄弟當值,您安靜會兒,回頭我在和樂樓請你。若你喜歡在這兒吵架——明兒來,明天不是我當值。”
趙興聽見對方說話如此親切,他俯身一挑‘院子’手中的燈——張用那張胖乎乎的臉出現在燈光下。
既然“朋友”發話了,趙興悶悶的停止了動作。蘇軾見趙興不再堅持回去,他趕緊拉著趙興的馬,向東華門走,趙興只來得及在馬上衝張用拱了拱手,在他身後,張用拍了拍胸脯,長長的鬆了口氣。
這場吵鬧已經驚動了官員,那些官員們都在東華門外等待皇城開啟城門,他們腳下未動,相互間竊竊私語。趙興也沒理他們,在一群穿白衣服的及第者中尋找了一遍,發現了周邦式的身影,他走過去,一把撈住這人,低聲回答:“怎麼?這兩日你住在哪兒,怎不去我府上?”
周邦式在原地向趙興拱了拱手,他的態度親切了很多,壓低嗓門先是答謝趙興送走自己兄長的事,而後低聲回答:“你府上住了好幾群人,我不去湊那個熱鬧。”
“不去湊那個熱鬧”是句氣話,實際上是因為這傢伙與秦觀等人政見不同,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