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宋朝的屠龍者,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不是來自現代,連他自己也會相信自己有罪。因為他都覺得不可思議——怎麼雨水豐富的杭州會幹旱。

他不知道,元佑二年,整個大宋的氣候都很反常,從汴梁城二月突然下了一場大雪開始,異常氣候突然增多:乾旱的地方突然暴雨成災;風調雨順的地方突然河溝見底……

遺憾的是。現在還沒地震與蝗災爆發。如果這種事情發生,那就與趙興沒關係了。按古代人的認識,蝗災與洪水地震都屬於“五德”中的一德,是皇帝或政事堂某位高官缺德了,引發的災難。

等揭樞領著趙興趕到祭臺,杭州城的鄉鄰已經等候多時了,趙興的到來引起一片怒目,好在人群中還有周邦式這個熟人在,他拱拱手與趙興打招呼,並向趙興介紹著附近的鄉紳,好歹緩和了對立情緒。

杭州在宋代可是個人文薈萃的地方,這個州盡出高官,鄉間隨意找個老婆婆都是博學多才的人。與人見過一圈後,臺下一個賣香翁衝臺上嚷:“趙大官人,你那莊園封閉起來後,小老兒再沒有去看過,那裡面都修的什麼,不許人看。我聽保俶塔的僧人說,前幾日你院子裡亂敲鐘,是不是?”

趙興有點不高興——我家的房子,憑啥要讓你瞧。

可宋朝的賣香翁能得罪嗎?史載,著名學者吳溉吳道潔的學問,就出於富順監賣香薛翁。而吳溉是個六經、百氏無所不通的著名學者,有“德君子”之稱。

趙興忍了!他端立祭臺,聽而不聞。

賣香翁的嚷嚷獲得身邊一個傭人、一個帽匠的應和,他們齊聲說:“是呀是呀,大官人,你蓋起那形狀怪異的圓樓,圈起好大一片場地,原本沒什麼,可有人說你壞了杭州城的風水。大官人究竟在院子裡修什麼。能否讓我們開開眼?”

傭人、帽匠也來喳喳,怎麼,他們的話語權沒被別人代表?竟敢向官員咆哮?

這真是個令人鬱悶朝代。這個朝代連傭人、帽匠也不能得罪。

據說,關學名家張繹就是個傭人,他一邊給別人幫傭,一邊自學,其學識終於受到了程頤的賞識,並被收為關門弟子,其後更是扛起了關中理學的大旗,與朱熹同列為“理學二聖”。

據說,還有一位被稱為“吳紗帽”的饒州(治今江西波陽)帽匠吳翁,“日與諸生接,觀其濟濟,心慕焉”。最終他學業大成,還教出了一個著名學者任鈞,而“鈞少而警拔,於經學穎悟有得……”

宋代這種處處才子的現象,使身份等級的鴻溝遠不如其他朝代那麼明顯,所以趙興只能和顏悅色。

“吾家不是今日始建房子的,四年前就開始建了”,趙興耐下心來解釋:“怎麼四年前我動工時,不見杭州風水敗壞,今年卻見了?哼哼,若是天不降雨就是風水敗壞的話。哈,我才自京城而來,進科場的時候恰好天降大雪,聽說在此之前,汴梁城十餘年未見春日大雪,難道汴梁城的風水也壞了?為什麼獨獨今年敗壞?又是誰敗壞的呢?”

帽子匠摸著頷下的鬍子,睿智的回答:“啊,大人在京城赴考,京城就降下了罕見的大雪,怎麼說?啊……”

帽子匠一邊說一邊意味深長的衝周圍的人使眼色。傭人、賣香翁也意味深長的連連點頭。

揭樞插嘴:“休得胡言,汴梁城本屆應試舉子兩萬名,周南伯兄也是剛從京師趕考回來的,怎麼那場雪要落到離人頭上?”

趙興被氣樂了,他看著臺上草扎的龍王爺,慢悠悠的說:“其實,天要下雨,它跟個人努力無關。無論庸人使多大力氣,天不下雨,還是不下。”

下邊一片鼓譟聲,趙興沒有轉身,他望著那草龍,突然想起一事,眼睛一亮,眯著眼睛盤算起來。

五天前,我的海船在南洋遭了風暴,按船員的敘述,這應該是一場颱風,而現在正是颱風多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