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宋朝的屠龍者,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宋朝的屠龍者

恐慌之下,杭州城說什麼的都有。其中尤以佛誕的說法最為流行。因為佛爺總共有三萬兩千位,光中國人常信的就有三千位,平均每天都有百十位過生日,所以每天都會有一百多個“佛誕”……

這場混亂的肇事人卻沒悔悟的意思,趙興正興致勃勃的爬上鍾臺,觀賞著新鑄造的大鐘,他遺憾的嘆氣搖頭:“青銅鐘,聲音還是不夠響亮……早知道,我該搞一個紫金鐘,那玩意更響。缺什麼,咱家都不缺銅,是吧!”

趙興的家人都已聞聲趕來,阿珠聽了這話,顰起眉頭勸解:“官人,不可過於張揚。拿紫金做鍾,人還不傳的沸沸揚揚,恐怕我家日日不得安生了……”

陳伊伊補充:“是呀,是呀,盜賊聽得了,不得排著隊來我家。”

趙興嘿嘿訕笑,然後滿意的看著即將竣工的莊園,見到趙琴兒站得遠遠向這裡打量,他惡趣地問:“聽說詹邈那廝住的房子有六千平米,蓋的莊園連箭樓都有,不知我這座城堡有沒有他家的莊園大。”

阿珠沒有回答,伊伊搖著頭說:“詹邈那廝的房子跟郎君這座石堡沒法比,那廝土財主,蓋房子頂多也就是青磚大瓦房,我們這牆如此厚,夠他羨慕了。”

趙興哈哈一笑,附和說:“我去西洋的時候,聽西洋有個說法:兩米厚的牆才叫‘牆’,低於兩米的叫‘圍’,超過三米叫‘壘’。據說牆越厚,夏天曬不透,冬天凍不著,最節省避暑和取暖費用——嗯,有人把它叫‘環保房’。如今,咱家的房子也算是環保房了。

我可以猜到詹邈那廝蓋的房子用什麼牆,頂多兩磚頭厚,沒準還是木板房呢。他說什麼——兩妻皇王女,湖北第一家。依我看,純粹是井底之蛙的炫耀。或許他的房子連程家坳的都不如。”

說到程家坳,阿珠最有發言權,她臉上露出懷念的神情,回憶道:“聽說程家坳那片已經起了三座樓,都四層,兩座圓形的,中間夾了一座方形的(亦即現代的‘土家樓’),聽說那裡房子大人少,住上去瘮人,那方樓都空下了,現在全是作坊。”

趙興知道阿珠的心思,他拍拍手,轉移了話題:“好吧,這幾天各處建築收尾,工人也都閒下了。正好,我們也在坡後蓋座大石堡,回頭接阿珠父親來看家……我一去三年,家裡的產業亂的沒個頭緒,這段時間也該整理一下,伊伊,你跟著我算賬,安置新家的事讓阿珠做主。”

趙興這裡忙亂的梳理著他的產業,程阿珠忙著腳不點地驗收一項項工程。等他們忙完這事,才安定下來住進新屋,山洞裡已鑄造好了十柄大銃。於是,那群以色列人又催著裝船,準備前往海南的新船基地。

與此同時,城堡外也鬧得不可開交,揭樞走後又過去五天了,杭州城依舊滴雨未下。

這天,揭樞終於籌備好祭雨事宜,趕著來邀請趙興參加。

祭臺搭在西湖邊,趙興的家大約在現代的宋城附近,據西湖約八公里,屬於當時的杭州城外,按宋代的交通狀況,趕過去要跑兩小時路。

走在路上,趙興還在納悶,怎麼杭州也有乾旱的歷史,據說西湖快要見底了。在他的記憶中,不記得幾千年歷史中,天旱能旱到杭州。他忍不住了,問揭樞:“平仲,杭州都旱成這樣了,其他地方的情況怎樣?”

揭樞坐在官轎裡揮汗如雨,他一邊擦著汗一邊回答:“是呀,奇怪的就是這點,除杭州外,其他的地方都沒有旱情,我接連報上幾份奏摺,朝中的人都不信杭州會旱。”

揭樞說完,懷疑的看了一眼趙興。

莫非傳言說的對,這個人在杭州大興土木,盡修建些妖魔鬼怪神像,莫非真是此人壞了風水?

連揭樞都如此猜測,可以想象杭州人的想法。

趙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