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六章 心事浩無涯,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既然他們都如此期待,我何必為你擔憂?離人,我擔憂的是那倭人,我等畢竟是上國士子,聖人曰:不以力取,不以威壓。要以德服人,你可不要過於粗魯喲。”
粗魯——這個詞用的曖昧。可能蘇軾還不知道源業平是個啥人物,所以他這個詞一說出來,樸寅光暗自偷笑,趙興直翻白眼,噎得喘不過氣來。
不等蘇軾再問,趙興馬上打斷蘇軾:“老師,朝中議的如何?”
蘇軾苦笑的搖搖頭:“經太醫檢驗,樂至縣主確實懷孕了。為了皇家體面,朝臣們已經決定:令選公主,適配詹邈。而樂至縣主作為妾室隨嫁,此事,朝廷上下不得宣揚……”
有意思,詹邈這廝只掃了公主一眼,便能看出對方懷孕了。這廝的眼睛簡直能與b超媲美。
從另一個方面,也可推測出:詹邈這傢伙是個花叢老手,肯定不止一次使少女懷孕……可這關趙興啥事?趙興搖搖頭:“我問的不是詹邈那狗屁事,這等小事我不屑於聞。我問的是‘青唐之亂’,朝廷打算怎麼應對?”
蘇軾張了張口,猛然愣住了,他發了一陣呆,才慢慢的回味過來趙興的意思,輕輕地說:“相比倭人,我等遠遠不如意啊。四海之外、蠻夷之地的倭人尚知‘引責’,可我們弄出這麼大的事,戰禍又起,民何以堪,但滿朝大臣卻在爭執該嫁哪個女兒給一無賴子……慚愧,實在慚愧。”
聽蘇軾的話,朝廷今日商議了一上午,顯然對“青唐之亂”沒有結論,還打算繼續商議下去。蘇軾是文人,雖對軍事上的事很感興趣,但連番遭到圍攻,已讓他不願多事,所以,瞧他的態度是不想再提這件事,趙興不再勉強,隨即把話題跳到了源業平身上。
“日本有一種禮節,說的是:君子沒有什麼可爭的事情,如果有所爭,一定是比箭靶——這是一種東方式角鬥,每年倭國宮廷裡都要由倭皇組織‘競射’活劇,以平息公卿間的怨氣與糾紛……”
“這也是周禮!”蘇軾馬上打斷趙興的話:“《論語.八佾》中記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這場比賽儀式一定是按造這段話進行的!對不對?”
趙興歪著頭想了半天,一臉欽佩的說:“確實如此……竟還有這樣的事,原來《射義》的出處在這裡!”
趙興不知道,這種較量射箭的儀式被喻為“中國式角鬥”。因為它的起源地在中國,也唯獨在中國短暫地存在過。日本韓國雖也流行這種儀式,但之後,日本武士道崛起,“日本式角鬥”變的更加殘酷與激烈;而韓國被金人入侵打亂了文明腳步……此後,到二十一世紀,這種角鬥成了唯有兩國高中生玩鬧的遊戲。
“這事好啊,該讓你的幾位師兄弟們都來見見這原汁原味的周禮……你等著,我這就通知你的師兄弟”,得到趙興的確認,蘇軾興奮了。
沒等趙興開口,樸寅光首先阻止:“學士,不可。這種較技是非常神聖的事情,比賽結束後,將有一人‘無詰’。如果把它變成一場雜耍,或者街頭相撲,那是對武士的侮辱——不能啊,學士。整個關東,不,整個倭國都在看著這場比試,學士不能如此侮辱源業平。”
難怪啊?難怪常聽倭人說這種禮節傳自漢國,但古代典籍中卻從沒記錄它的細節,原來,見識過這場禮節的人都保持著神聖的沉默。所以,這禮節不得與聞。而胡人的入侵摧毀世家大族的同時,也將知道這種禮節的人屠殺殆盡,所以……
似乎,三國演義中曾描寫過:曹操召集眾將舉行類似的射箭比賽,但那場比賽與古代的射義似乎相去甚遠,想哪曹操本不過是宦者後代,也許他對射義的瞭解只是個皮毛,所以那場儀式便似是而非。
真正的射禮是什麼樣的?就在眼前,眼前的人就能重現古代射禮。蘇軾想到這兒,心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