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中),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十七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中)
這時代,燒磚技術已經很成熟,但磚房不多。現代人推測:是因為黏合劑的原因。古人沒有水泥,砌磚房需要往黃泥中摻糯米汁等黏合劑,造成建房成本居高不下。
王鞏這時已經看出來了,這棟房子採用了完全不同的材料,比如屋頂不是鋪上茅草,而是用灰泥代替,這讓他很期待看到完工的房子。
“我且多留幾日,也住住‘東坡新居’”,王鞏微笑著說。
原本,歷史上王鞏會在蘇軾那裡盤桓五天,但現在他一口氣停留了十天,期間也參加了這次黃州文人的中秋聚會……
此事的後果是:一隻蝴蝶煽動了翅膀,多米諾效果爆發了。
房子建好後,晾了兩天開始粉刷,粉刷完後又晾了兩天,然後才是搬進新居。那雪白的牆壁讓王鞏讚賞不已,蘇東坡則豪興大發,很浪漫的在白牆上繪滿山石怪樹。臨走時,王鞏戀戀不捨,非問程夏要走了房屋的建築圖紙和建築方法。從此,石灰的用法擴散開來。
這棟外表普通,內部潔白素雅的房子也驚動了徐知州,看在蘇東坡的面子上,他倒沒有為難那些建房工人。最後,他也有樣學樣,問程夏要走了一份建築圖紙,在官衙內仿“東坡新居”的模樣,建了一棟磚房。
這棟新“雪屋”也讓蘇東坡恢復了一些人氣,臨近州縣的文人由此知道,這位大詩豪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有人肯不計代價伸出援手。於是,蘇東坡的訪客逐漸多了起來,東坡新雪屋也逐漸成為黃州一景兒。
文人們對那個屋頂滑輪的設定尤其讚賞——人在屋頂飲酒談詩,所需要的茶水、酒菜可以透過滑輪吊上,無有攀援之苦,簡直是懶人最愛……
這滑輪設定,其實並不是刻意為之。現代農村民居都有這裝置,農村的屋頂是用來當曬穀場的,所以都裝上一步滑輪用於吊送穀物。趙興所設計的就一現代普通民居,所以有了這裝置。
在文人墨客的讚賞中,也有人提出見一見蘇東坡這位新門生,然而,趙興卻始終沒出現。直到重陽節都過去一月,趙興依舊沒有回來,這讓蘇軾禁不住有些忐忑。
按宋史記載,從海路到日本只需要七天。趙興一去,前後已過了倆三個月時間,就是送人送到日本也早該回來了。
難道是拿著我的詞告發去了?不會吧?我這幾首詞沒什麼犯忌的啊。
蘇軾忍不住問天天來這兒報道的程夏與程家坳的十名孩子:“你們老師有訊息嗎?”
程家坳這十名孩子是在東坡新居建好之後,順勢賴在蘇東坡這裡日日請教。接觸時間長了,蘇東坡也明白,就他們當中最出色的程夏來說,其才學也就多識了幾個字而已。他能考上貢士,一定是趙興在裡面做了手腳。
這種官場潛規則,蘇軾也沒能力超脫,但他隨之息了直接將孩子們收為弟子的興趣。只看在這群孩子很勤快,日日請教不止的份上,在閒暇之餘隨手教孩子們一下,以打發時間。
當蘇軾問道趙興的訊息時,程夏叉手回答:“師公,老師已經接到太師婆生產的訊息,他說在‘百晬’前一定趕回來。”
嬰兒降生百日,古稱“百晬”,俗信以長命百歲為吉,遂將百晬稱為“百歲”。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育子》:“生子百日置會,謂之百晬,至來歲生日,謂之周晬。”
朝雲是在重陽前後生下了蘇東坡的四子蘇遁。蘇東坡曾做一首洗兒詩自嘲:“人皆養子望聰明,我為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害到公卿。”
現在離蘇遁“百晬”還有兩個多月,蘇東坡從這番話裡聽出點味道,他詫異的問:“怎麼,你老師跟你們聯絡過?”
程老五的兒子程旺嘴快,他插嘴說:“老師跟阿珠聯絡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