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章 訂立國策,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是找死。何況,推行功勳制,可以讓人們覺得努力奮鬥總會獲得社會的的承認,便於激發人們的奮鬥精神。至於向人人平等過渡,我們還有兩千年的時間,足夠向這個社會制度過渡了。”
明年,是黃巾之亂的前一年,史書記載,光和七年2月,皇帝改為中平年號,黃巾於此時起義,隨即劉虞上書,要求改州太守官職為州牧,從此各州牧擁兵自重,皇帝威權下降。那時,只要找個機會向皇帝遞上一個表章,就算一切ok,至於皇帝同意與否就無關緊要了。這就是三國時期奇特的政治現象,叫做“表”。劉備在接過陶謙的徐州牧時,就曾這樣一“表”就算完事。
接著,我們討論了管理架構,漢高祖時期,延續秦朝的軍權與內政分立的政治架構,丞相與太尉分治文武之事,御史大夫專管監察之事。這可能是最早的三權分立原則,雖然它與美國的三權分立原則不同。
後來大將軍霍光專權,三權集中於一人之手,三權分工的制度不復存在。
三國時期曹操手下的官員陳群也曾重新恢復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搞三權分立,無奈中國總有化神奇為腐朽的力量,這三權分立制總是實施不下去。
歷史上,每當一個強勢人物出現,總是先破壞三權分立制,進而導致自己的朝廷崩潰——無論這個強勢人物是皇帝還是大臣。或許中國人骨子裡都喜歡抓權,或許三權分立制就不適合中國國情,但是我堅決不相信中國的國情就是喜歡腐敗,我要長久在這建立這三權分立制度。
打著復興高祖制度的名義,三權分立制很快透過了,隨後我宣佈官員任期制。高階官員在位子上待久了,必定產生一大批同黨。為了限制官員長久霸佔一個官位,必須限制他任期。當然,元老及議員類民選官員任期不限,只要有人選你,你就可以一直任下去。
所以我規定,內政官員可以連續任3屆,每屆四年。每四年由元老院選舉一次,選出首席元老,稱“首相”,有權任命戶部,管理財政支出、預算、撥款和戶籍,錢糧。戶部下設糧米司,鹽司,鐵司,海關司,戶籍司,賦司(由農業所交),稅務司(由商業所交));吏部,管理官員任免、選民登記、爵位管理;工部,管理政府工程,技術研製,水利,建築,軍工技術。工部下設軍工司,河道司(管理水利),建築司(管理建設),開發司(管理新技術研製);兵部,管理軍隊後勤工作及軍餉發放,退役軍人安置;禮部,管理教育、學生、教師、科舉和朝廷禮儀;商部,管理工匠、礦業、工商和稅收,下設百工司,管理工匠,礦業司,商務司,稅務司,六部主管官員。
其中,商部是我們特地設定的,此前各朝沒有設單獨的商部,以後各朝也沒有,直到現代才有。我們這樣作一方面可以把收入與支出分開,另一方面,商部設為六部之一,可以讓發展商業的聲音響亮一些,以確保我們大力發展商業的政策實施。
至於軍隊方面,我們設立大司令這一官職,主管號令海軍,騎軍,步軍三軍。下設軍機處,管理軍隊調動權,即軍令權,軍事規劃權,相當於總參謀部,由城主直接任命的三位大將軍管理;都督處,管理軍官任命,軍官培訓,軍校教師與學生,擁有軍隊人事權,由城主直接任命的三位大都督管理;軍械處,相當於現在的軍隊後勤部)。各級軍官最高服役年齡均明確規定,越是高階軍官最高服役年齡越高,到了一定年齡,職務升不上去的軍官,由政府根據服役年限和官位大小發退役費退役。退役軍官可以加入地方治安機構(當巡捕),也可以公民身份參政。
另外,在司法上設立大司刑這一官職,由城主直接任命,主管刑事司法,同時各地治安人員,監獄系統都歸大司刑管理,地方官員不再有刑事與民事審判權。這些刑事與民事審判官員均由大司刑在律法考核合格人員中任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