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威凌四方,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樣。這是為了一個人的面子-奴隸主(皇帝)的面子,而進行的戰鬥,這不是國家征服或者人民征服的行為。”
我站在桌上,揮舞著拳頭,大聲解釋說:“漢高祖被匈奴圍困,逼不得已求和。後來漢高祖一死,匈奴王很無禮的寫信給漢高祖的皇后說:你丈夫死了,就不如嫁給我吧。這封信是很汙辱的,但這是符合匈奴人的道德水準的。在匈奴人看來,我比你強大,你的財產就是我的財產,你的老婆就是我的老婆。
在這種情況下,國力不強的漢朝還是忍耐了一下。皇后就回他一封信,很客氣很委屈的說:我現在年紀老了,牙齒也掉了,頭髮也掉了,不能做你太太了。
國力不濟的時候,有時候國力不濟的時候,忍耐一下是很重要的。
等到漢朝國力強大了,漢武帝宣佈:九世復仇,猶未晚矣。漢朝的大軍由此出征。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我們經過了匈奴人多少次劫掠,史書一帶而過。皇帝也毫不理會——因為那些劫掠並沒有侮辱到皇帝,我們的歷史因此也毫不在意。所以,這次戰爭只是為了維護皇帝的榮譽,是榮譽之戰。
漢朝的大軍出發了,那是什麼軍隊——沒有財產權,就是奴隸。既然他們是奴隸,所有的繳獲當然歸於皇帝。既然他們沒有參予分配戰利品的權利,戰爭的物資當然有最大的奴隸主——皇帝來出,皇帝怎麼準備這些戰爭物資,當然是搜刮手下的奴隸——百姓的財產。以舉國之力發動的戰爭,只是富裕了一個人,幫一個人恢復了榮譽,國家怎能不困頓。
如果這一切翻過來,讓富裕的百姓自己出資打這場戰爭,所有掠奪歸於百姓,百姓怎能不願意打仗?百姓富了,國家也就富了,征伐的良性迴圈也就建立了。
千百年來,異族把我們中原看作是肥美的獵場,來征服、來掠奪、來侵略、來奴役。而實際上,只要方法正確,技術、科技、文化都相對落後的草原,對於我們來說,反而是更肥美的獵場。
讓那些在長子繼承法下獲得不了財產的人,透過不斷的征伐來獲得榮譽,獲得財產,讓我們的財富在不斷的掠奪中增加,讓我們的疆域在不斷的征伐中擴大,讓我們建立一個無比強大的大漢。讓後世千秋萬代響徹這樣的聲音:‘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尹東默然不語,高山再次探問:“初期的戰爭物資由我們出,後期,我們也免不了要出戰爭物資,戰利品歸於百姓,我們獲得什麼?長期這樣,政府不是虧損了嗎?”
“我們也有收穫呀,那土地,那臣服的百姓,那臣服的百姓帶來的稅收。那臣服的土地帶來的市場,還有,掠奪歸來的富裕戰士,都是我們的財富。
只要我們選派好各地的都督,由他自己出錢組織護衛,由他自己規定當地稅率,以十年為一期輪換,保證每一個外派的都督都滿載回鄉。這樣,至少幾百年的時間裡,我們不愁當地沒有我們的統治者。即使我們從當地獲得不了很多稅收,也不要緊。都督們在任時,他要維護當地的市場,保證平等交易,擴大的市場就是擴大的稅收。都督們卸任時,他所拿回的錢也要花在家鄉,我們也等於擴大了市場。這就是羅馬式、或者大英帝國式的征服,這就是國家征服行為。
我們的市場擴大了,必然要出進生產力、科技水平的進步,我們的民族就進步了,以商品、生產力、以及強大的武力來征服四鄰,這就是我們商業立國的真諦。
嗯,在我們邊征服邊掠奪的時候,我們還要開始殖民政策,透過不斷的擴大生存空間,來緩解我們的人口壓力。美國的國土面積比我們大1.7個江蘇,即使到了生產力極其發達的20世紀,他的人口只有2億。我想,我們現階段,能保持全國1000萬人口,已經足夠了。人口過多,過渡墾荒,必然導致後世的荒漠化中國。而我們現在的一系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