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七章 前車之鑑,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章亂世降臨第五十七節前車之鑑
看不過去我自鳴得意的樣子,高山冷冷的插言說:“從歷史上、從現實看,明年,遼西鮮卑必叛,這已經是定局了。如果在此時,三韓動盪,你有能力同時打兩場戰爭嗎?如果,三韓動盪,韓國的糧食明年就指望不上了,青州和出雲能否支付兩場戰爭的糧草和費用?當然,還要養活得起飽受戰亂之苦的韓國全境百姓?”
“什麼?”高山的這番話如冷水潑頭,頓時澆醒了頭腦發脹的我。
“怎麼辦”我不禁脫口而出,詢問到:“兄弟,感謝你的提醒,我還真沒想到這點,這可怎麼辦?弄不好,這可是三場戰爭啊。青州,也不能保證明年不再開戰,三個地方全燃起戰火,我們如何應付?”
尹東建議:“先發者制人,後發者制於人,我記得後世的日本頭領小犬蠢一狼曾堅決主張先發制人,不如我們先發制人?”
我與高山異口同聲回答:“不行。”
緩了口氣,高山向尹東解釋說:“你對軍政不怎麼關心,所以瞭解不多。戰爭一旦打起來,很難控制規模、控制結束的時間。大漢朝廷與匈奴的戰爭,打了一百多年,打空了整個漢武帝之前,漢朝所有的積蓄。
與匈奴的第一次追擊戰,四路漢軍,四萬鐵騎,只有衛青出上谷,至龍城,得胡首虜七百人而還——小勝而已。其餘三路:公孫賀出雲中,無所得。公孫敖出代郡,為匈奴擊敗生擒。李廣出雁門,為匈奴所敗,匈奴生擒李廣,李廣僥倖逃脫。
第二次追擊戰,衛青和李息兵分兩路,衛青出雁門關,李息出代郡。衛青又一次捕捉到了匈奴的蹤跡,但此戰斬首及虜獲不過數千而已。
第三次追擊戰,衛青出雲中,西至高闕,到達隴西地帶,捕首虜數千,畜百餘萬,趕走白羊王、樓煩王,取河南之地為朔方郡。
第四次追擊戰,衛青帥三萬騎出高闕,採用夜襲的手段,長途出塞六百餘里,“右賢王驚,夜逃,獨與其愛妾一人騎數百馳,潰圍北去。漢輕騎校尉郭成等追數百里,弗得,得右賢裨王十餘人,眾男女萬五千餘人,畜數十百萬”。
而第五次追擊戰,衛青斬首一萬九千多,成績還算不俗,但兩路大軍覆滅,趙信降胡,蘇建全軍覆沒,隻身逃回。這時,霍去病正式登上歷史舞臺,代替了衛青的鋒芒。
漢武帝給於霍去病特權,讓他挑選漢軍中精英中的精英,組成了一支菁華快速反應部隊,代表了當時漢軍中最強的實力,接下來的三次出征是霍去病在青史留名的三次大勝利。
隨後,是漢朝廷與匈奴的決戰,衛青和霍去病各領五萬騎兵,步兵30多萬,包括運送糧草輜重的馬匹共約
14萬匹,以戰後一匹母馬價格20萬計算,普通的公馬最少30萬,而戰馬的價格更是倍數,光馬匹的費用就已經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了,更何況糧草軍械戰後的賞賜等其他軍費。大漢帝國將全部賭注押在這一仗上,衛青和霍去病首次以平等的身份同時出戰,陣容之豪華當世罕見。
衛青的人馬與匈奴王遭遇後,戰鬥一直從清晨持續到黃昏,可見戰鬥之激烈。黃昏,匈奴的軍隊在側翼的打擊下終於崩潰了,單于趁亂阿帶著數百騎從西北角突圍而去,衛青追了二百多里未果,於是扎駐匈奴王城勞軍,將匈奴的積糧能帶走的全部帶走,不能帶走的放火燒掉,徹底拔掉了匈奴的這個據點。
匈奴此役元氣大傷,自此漢與匈奴的實力對比開始朝向有利於大漢帝國的方面傾斜,但匈奴的實力仍然很強,在衛青霍去病之後仍然數次擊敗漢軍,其韌性不可謂不強矣。匈奴的真正開始衰弱,要待漢宣帝時,新一代名將趙充國橫空出世之際。
想想看,以大漢朝廷舉國之力,還要與匈奴激戰百年,才把這個匪徒趕走,以出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