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九章,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街市間的百姓都帶著微笑,他們對今日充滿自信,對明日滿懷憧憬,對昨日心滿意足。這就是力量——這是我的君王之劍。
以天下民心作劍柄,以四州猛士作劍刃,以山川河流為鎧甲,請看我披堅執銳,逼迫天下諸侯低頭。”
管寧高聲讚歎,尹東一聲譏笑:“大哥怎麼也染上了言語空洞的毛病,‘以天下民心作劍柄,以四州猛士作劍刃,以山川河流為鎧甲’,聽起來大氣磅礴,其實空洞無物。不過,我已經明白你的意思了,這麼做,結局倒是有點曙光。好吧,我來寫信,大哥快做其他的準備。”
管寧何人也,他略一沉吟便拍手稱妙。與尹東的遲疑不定相反,他對自己這個名義上的學生充滿了喜愛,甚至可以算作是護短了。那封給孫曹的信,他寫得花團錦簇,引經據典,竭力邀請二人共襄“春秋義舉”。
青州的能量有多大,尹東身在其中反而感覺不到。管寧一直受到仁義道德的教育,他不清楚民族的惰性以及中國變革會遭遇的阻力,所以他對革新充滿期待。而劉備作出的決定,卻是反覆衡量下的清醒認識——英國、法國、甚至西班牙、荷蘭等國,國土面積最大不過與青州相仿,資源甚至還不如青州。然而,大力興商下,這幾國一度控制了全球。而擺脫了儒家思想殘害的青州,加上面積數倍於青州的冀、幽、並、加上各屬國各部族得疆域與人口,劉備不求統治全世界,只求一個制衡的地位,那是謙遜。
當整個大漢民族在解決本民族內部的事務時,放下刀槍尋求政治協商時,整個民族就凝聚成了合力,給大漢民族一個千年沒有動亂,沒有朝代更替的發展機會,我們民族的命運將會徹底改變。
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天下”是唯獨中國的天下,即使日韓,也沒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沒有把“久治必亂,久亂必治”當做天經地義。久治而亂,那肯定是政策的原因。把責任推給老天,認為這是天道迴圈——好沒天理。劉備所要改變的,就是這動亂的更替。
管寧與尹東的信函送出州境後,劉備的全境動員令也下達到各地。同時下達的還有青、徐、冀、並邊境單向開放命令。這項命令要求:青、徐、冀、並四州接納在外境居住的百姓進入劉備領內,他們可在邊境就近申請歸化,成為劉備領內的平民。其中,青壯男丁編入預備役,婦孺進入各養殖場,老弱進入工廠、商社務工。預備役男丁的家屬可享受政府贍養,孩子可進入學校享受免費教育。
青州人口負擔較輕,這幾年劉備頻頻出擊,打敗了北方各大部族,虜獲無數馬匹。北方歸附的部族,還源源不斷地為四州提供大量的羊毛、牛馬。禁閹令下,牛馬不再是一次性消費物品,重釘馬蹄鐵的推廣,又使馬匹代替牛成了主要的畜力,農業勞動生產力大大提高。工商業的發展,使劉備轄下變得空前繁榮。豐富的商品、強大的銷售力、高效的生產率、安定的社會環境,加上較少的人口基數,讓青州的富足在海內外一時無兩。
以前,漢代士大夫以每月吃上一次肉為奢侈,而劉備領內百姓只要有錢,每天都能吃到肉。而吃普通的肉以顯示不出青州百姓的特殊,現在,青州流行吃鯨魚、鯊魚,吃蝦、吃蟹、吃海外奇珍。這種生活流傳到外郡,已傳得神乎其神。
尤其令外郡百姓羨慕的是:青州百姓有管理自己的權力——只要掙取足夠的軍功,就可以進入元老院,監督地方官員施政。而即使進入不了元老院,他們還可以進入退役軍人會社,透過會社表達自己的政治意見,同時,後半輩子的養老也有了保障。
如此這般,眼前的富足加上未來的美好預期,已給外郡百姓勾勒出一幅人間天堂般的畫面。外地百姓聽聞傳說,紛紛攜家帶口,準備進入青州。但青州的繁榮是由青州百姓創造的,劉備還不打算分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