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九章,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韓國、日出國(九州島)作後盾,還有未開發的瓊州、夷州、錫州等作財政儲備,我要讓天下諸侯知道,如果他們不向我作出讓步,我會把他們現在擁有的權力也剝奪。
來,渾兒,幫我書寫命令:命令青冀.並幽四州總動員,預備役進入戰鬥狀態;依據協約,遼國、韓國、日出國各自派出參戰部隊,十日內向廣饒集結;其餘部族、屬國參戰部隊直接進入幷州西河,歸前軍師徐庶總統領。傳令徐庶,立刻發動總攻擊,一路向西打,我會源源不斷地派後續部隊為他保證後路安全。
命令冀州常備軍團向魏國邊界移動;命令青州常備軍團進入泰山,準備向兗州各郡發動攻擊;命令徐州部隊按協議動員,兵力已向南方邊界,命令青州水軍進駐秣陵,封鎖大江。
叫大教宗尹東,大教席管寧來,我要讓他們兩人聯名作保,邀請曹孟德、孫仲謀以及今上,於青州邊界平陰城赴會,商談天下大事,我以父神與四州道德宗師的名義,保證赴會者的安全。明告他們,若有不按時赴會者,我軍將深入其領,綁縛其人。盡奪其地。今後,我再不會給他平起平坐的機會。”
“春秋之盛,再現當世”,應召而來的管寧聞聽劉備的建議,感慨萬千:“不想我管幼安還能活著見到春秋時代,諸侯會盟的場景再現。人心不古,道德淪喪,自春秋之後,諸侯在不願輕身赴會,自取其辱。主公自立國以來,以信諾服百姓,以威儀加四境,坐擁強大武力卻不枉興刀兵,遵刑律而願自受其罰,以此信義,加上我與教宗作保,諸侯敢不赴召。”
“不是‘赴召’”,劉備糾正說:“我與曹孟德、孫仲謀,甚至今上都是平等赴會,共商今後百年大計。不存在上下尊卑關係,何來‘赴召’一說。信義——亂世信義不如草,大教席不妨明告那幾位,我以信義約束自己,不過,亂世裡的信義是靠刀劍維護的,他們別給我藉口,讓我的鞘中刀出鞘,若有不赴會者,我便以刀劍自取之。”
“應該應該,主公不可學襄公之仁”,管寧深表理解。
宋襄公學仁義,又沒有強大的武力支援,最後成為千年笑柄。管寧受劉備的薰陶,在四州享受莫大的尊榮這麼多年,早已擺脫了儒家思想中迂腐的一面,偏向於實用。經他改造的儒家思想,已稱為“新儒”。這是以孟子的民本思想為基幹,以“民生則為重”,否定原儒的輕工鄙商思想,“新儒”注重奇淫技巧的創新,尊重民間工匠的地位,提出“六業齊重,兼收幷蓄”。而青冀並幽四州的強大與繁榮,又反過來證明了“新儒”的正確性。管寧的聲望也因此步步上升,成了劉備最強力的支持者,為劉備源源不斷地提供理論工具。
尹東一直沒插話,這會兒皺著眉頭,說:“大哥以威勢加於孫曹,我怕效果不大。這兩人性格堅忍,都是剛烈之人,我怕他們寧願死也不願屈服。權力這東西,一旦到了個人手裡,再想把它奪回來交給公眾,九牛二虎之力還不夠。中國政壇從來沒有妥協這個詞,有的只是屈服,一方對一方的絕對輸誠。大哥想就此開創一個新局面,讓世上從此具備協商的先例,我恐怕事情最後還要回到武力上。”
劉備點點頭,贊同說:“不錯,我們最終還是要使用武力,而孫曹很可能不願屈服。不過,我打算讓他們感覺到百姓的力量,讓他們知道,若再不變法,他們將失去統治基礎,失去他們現在擁有的一切。”
“百姓是盲目的,大哥又打算如何做?”
劉備站起身來,走到窗前。窗外陽光極其明媚,芸芸眾生川流不息地來往於街市,廣饒的富饒和強盛讓他們的臉上帶著自豪與滿足的笑容,劉備迷醉地望著窗外,半晌不語。
受劉備的吸引,管寧與尹東也來到窗前,向外觀看。劉備指著窗外的城民,一字一頓地對引動說:“看到了吧,百姓在笑。每個來往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