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起航,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風暴面前,同船的人必須齊心協力以抗風暴,此時,夥伴中誰的技術高超,絕不能用來迫害,反而是風暴來臨時的保命依仗。所以,在航海文化中,英雄是用來崇拜的;朋友是用來依靠的;強有力的上司是用來服從的。

現在的青州,打仗講究的是團隊的戰陣,工廠講究的是團隊的協作,經商講究的是團隊的合作……,要想讓青州的團隊精神深入骨髓,就必須給他們巨大的利益,讓他們知道團隊的利處。不斷地征伐擴地,是一種利益展示,航海捕鯨也是一種利益展示。

一頭鯨相當於百頭牛的肉食、皮毛,鯨蠟鯨油還可以用來照明,做香料。牧人一年的辛苦抵不上捕撈一頭鯨。只要兩艘船協作,出海月餘就可以獲得相當於牧人一年的收穫。這就是利益展示。

我要把這大海變成青州的田地,讓百姓們以船做犁,耕作大海。讓百姓在這耕作中,養成團隊協作的精神,以徹底改變我們青州人的習性。

馬拉中耕犁的使用,讓農夫從地裡解放出來,同樣的地力、同樣的產出不再需要同樣多的人力,多餘的人力就讓他們航向大海,去征服、去佔領,去把我大漢的疆域擴充套件到極致。

海外的世界大著呢,足夠我大漢男兒馳騁。與其在中原你爭我鬥,謀取一個皇位,不如到海外開發一個無主之地,到那時,你就是皇帝,你就是王爺,只要是青州的臣民、只要是我大漢的百姓,無論誰在海外為王,我都承認他的地位。”

荀彧蠕諾半晌,終於嚥下了其餘的問話。儒家講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即使百姓自主開發了海外土地,皇帝說是這土地是他的,百姓敢不同意嗎?那麼,百姓的開發有何意義?

劉備做事總是喜歡一舉兩得、一石三鳥。在荀彧看來,遷移兗州百姓,最主要是為了削弱曹操的勢力發展;遷移揚州百姓,其目的是為了抑制孫策的發展。開發海外領地,或許除了劉備的解釋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目的?

劉備剛才的解釋已超出了荀彧的理解力,讓他有些捉摸不透。“這是高深莫測,還是故弄玄虛?”,荀彧心裡暗自發問。不過,想到劉備把黃巾戰亂後殘破的青州治理得如此繁榮,他心中隱隱的還是傾向於前者。

窗外千帆競渡,在劉備的慫恿之下,青州的商人已紛紛拿出自家庫存的貨物,組織起船隊,追附著文聘的船隊。龍口港船隻越來越多,恍惚之間,荀彧看到劉備嘴邊一抹得意的奸笑。

荀彧不理解,跟隨簡雍到達魏國郡的伊籍也不理解。魏國郡郡府衙門僅僅只有他一個主簿、兩個書吏,伊籍本以為會有堆積如山的公文等待他處理,可是,衙門裡卻沒什麼大事發生。簡雍只在剛回魏國郡時接見了郡內幾個大商人,交待了青州船隊欲下南洋之事,並向甄存說明劉備想給他女兒甄苾做媒一事,隨後便整日優遊,讓伊籍閒得發慌。

青州嚴密的組織架構竟然是在地方長官整日無所事事中建立的?伊籍感到不可思議,私下裡與兩個書吏交談才知道青州的地方官員一向如此。劉備執政,向來要求地方官員不擾民,司法審判、地方治安已從府衙的指責中分割出去,鄉老執政下,百姓自己管理自己,地方官願更多是一種象徵,象徵著中央政府對地方行使著監管權,所以,地方長官才無所事事。

初雪降下,希帕羅斯吹起,郡府中好不容易有點事做,文聘的船隊已經南下,魏國郡的商人開始向郡府索要貨物的完稅證明,以便追隨後續商船南下販貨。郡府的兩名書吏喚來稅務官員,核查商人的完稅記錄,發給商人路引憑條。這項工作一點都不麻煩,各郡縣均有地區數字編號,根據商人的戶籍證明,馬上可以查到他所在的郡縣的完稅記錄,再查詢商人的編號,他的納稅記錄一目瞭然。

伊籍不熟悉這裡的情況運作,幫不上兩位書吏的忙,見到一屋子的商人片刻之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子,你真教扶蘇修煉鬼背了?

白駒本尊

無妻徒刑

一紙銀

商業三國

赤虎

開局白門樓救下呂布

沉睡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