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起航,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十三節 起航
荀彧試探的問:“主公啊,我方大規模遷移兗州百姓,所有船隻、車馬都用來運輸,運力還嫌不足。此時此刻,主公卻調集所有海船聚集於此,豈不讓我們的運力虛擲嗎?”
劉備微笑點頭,道:“你剛才問,我們統轄的疆域足夠大了,為什麼我還不知足。我現在回答你。首先,青州是沒有力量再開發南洋,不過,揚州有。南方疫病大發,百姓受難,時值冬季,正是遷出百姓,降低人口密度,減少疫病發作的好時機。
我已經去信給孫策,要求把揚州所有不屬於世家大族的遊散百姓,由我負責全部遷往夷州、瓊州,以躲避瘟疫。南方世家大族既然要把持地方朝政,我就允許他們把持,把百姓遷出,讓他們除了管理自己,再也管治不了其餘人。以此徹底顛覆世家大族的統治基礎。
文聘的船隊一旦整合結束,將會立即南下,運送揚州百姓渡海。他們會在這次實踐中,檢驗船隊統合的成果。
對於孫策來說,遷出的百姓為世家大族讓出了土地,便於他封賞功臣,而對於我們來說,遷出的百姓圍繞著幾個港口進行開發建設,就是維護了我們南下的補給線。此是兩利之事,不由孫策不肯。
其次,我們興師動眾南下,利.益是什麼?是為了把我青州基業奠定得更加牢固。
商品在國內銷售,且不說市.場有飽和的一天,就是沒有市場飽和,所作的事不過是把錢是從一個國人口袋,倒換到另一個國人口袋,不管商業如何發達,財富的總值沒有增加。只有把商品銷到外國去,把外國的錢賺回來,裝到我們的口袋,財富的總量才會增加。南下的目的,就是把大秦帝國的錢裝入我大漢帝國的腰包。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青州的根本在於.它的組織性。我需要改造我們民族習性,讓青州人從骨子裡自發的具備團隊精神。
農耕文明是產生不了組織性的,因為一個人可.以耕作一塊田地。所以鄰家的土地比自己好,他可以謾罵、可以詛咒、可以陷害、可以投毒。此所謂:一個人是一條龍,三個人是一條蟲。所以,在農耕文化中,英雄是用來被出賣的;朋友是用來被陷害的;上司是用來被取代的……
昔日,秦始皇出遊,我們的英.雄項羽見到始皇的車馬,沒有想到始皇的殘暴不仁,沒有想到百姓的民不聊生,反而以羨慕的口氣說:“彼可以取而代之”——我也想那樣。
英雄能夠尚且如此,那麼,歷代英雄改朝換代的目.的,不是為了體制變革,不是為了替苦不堪言的百姓出頭,只是為了取而代之,把壓迫百姓的人換成自己,此所謂農耕文明的狹隘。
人人都想當皇帝,必然導致社會.產生本來不必要的動亂。臣不安心居於臣的地位;子不安心居於子的地位;員工時刻想謀取更好的職位,並取代老闆。沒有人想到上位者的作為對錯與否,自己的能力是否適應自己的奢望,只想有一天,自己也像上司一樣為所欲為。我們的民族就此在內鬥中虛耗了力量。所以,在這種農耕文明,看似穩定,實際上卻動亂四伏,虛耗了多少國力。
現成的就是一個例子:呂布何其勇也,董卓得到他,關東十四路諸侯也奈何不了他。然而,呂布卻從不考慮自己的能力只夠做一個出色的助手,時刻想著取上位者而代之。所以,他會為了一匹馬而殺了義父丁原,所以,他會為了一個女人殺了義父董卓。
想當初,若呂布不叛丁原,則董卓無法橫行朝野,呂布也可作為丁原的得力助手,千古留下第一忠義的名氣,他所獲得地位也不會亞於現在。而其後,呂布若是不叛董卓,成者王侯敗者賊,董卓若是地位穩固,呂布現在會是個喪家之犬嗎?”
劉備揮手窗外,目光炙熱地說:“然而,一個人駕駛不了一條船,在海面變幻莫測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