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五章,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位,沮軍師雖有指示要求我們尋機開戰,但也告誡我們,不得違背主公的意思。臨來時,主公再三吩咐,不得無故生釁。曹操既已大開城門,我等再逼迫,主公面前不好交待。”
太史慈低聲道:“既如此,讓第三軍團入城控制城門,我騎軍再沿街查詢,找尋完後,馬上匯合幷州固山軍團回青州交令。”
魯肅看見高順仍在沉吟,再勸道:“主公再三交待:征服人心是百年大計,倉促不得。此刻宣威於兗州,是為了讓我商隊來往不受欺凌;遷徙部分兗州百姓,是為了讓兗州人有切身體會,有具體比較,知道何種政策更能使百姓安居樂業。高將軍,過猶不及,冬季已來臨,若我等悍然拿下兗州,百姓今年怎麼越冬?背上了這個包袱,主公的南下計劃就要受到影響”。
望著大開的城門,高順深深吸了口氣:“好,命令第三軍團入城,控制城門,儘量別與曹軍衝突,騎軍入城搜尋……對了,根據情報,我們主要去城南搜尋。但有購買呂布俘虜的豪門,必須親自叫來那些家奴,一個個問清楚。”
沉悶的馬蹄聲在空無一人的大街上回蕩,相伴的是整齊的腳步聲,濮陽城內兩支軍隊相對而行,騎兵速度快,高順雖是後入城,但卻後發先至,趕到城中心,對面,周瑜帶領的幷州固山軍團漸趨漸進,士兵們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嗓子裡憋好了歡呼聲,就等雙方會合的那一刻。
遠遠地,高順向周瑜伸出手,嘴角蠕動,歡迎的話已到了唇邊——豁然間,三聲清越地“嗡……嗡……嗡”聲響起,那每一聲都落在馬蹄與腳步的間隔中,似一個人背手而立漸行漸進的腳步,一聲聲落在人心坎裡,直指人心。
高順愕然止步,周瑜側耳細聽。
幾聲細碎的琴音接踵而至,彷彿在低聲傾訴,如詩如夢的琴音是從街邊一格緊閉的門扉裡響起,琴音中包含著一個滿腔悲憤的人壓抑不住的蒼涼。
那時,初雪過後,藍藍的天上飄著些輕絮般白雲,無人的大街颳著些微風,冬日的陽光慈愛地撒在士兵身上。那並不是一個電閃雷鳴的日子,那是一個懶洋洋的下午,隨著琴聲響起,清風、流雲、松濤、月色、水光、干戈,殺伐撲面而來。
音樂的節奏大起大落,忽婉轉,忽雄奇。時如金石裂帛,時如秋風蕭瑟,草林皆兵;時而驟風暴雨,山崩地陷;時而猿啼鶴唳,泉聲嗚咽;其怨恨悽惻之處,如幽冥鬼神之聲,邕邕容容,言語清冷。及其怫鬱慷慨,又亦隱隱轟轟,風雨亭亭,紛披燦爛,戈矛縱橫。其變化之強烈,令聽者感到內心冰炭交加,瞬息之間體驗昇天墜地。
琴音渺渺而絕,大街上,士兵駐槍而立,聽得如痴如醉。琴音過後半晌,士兵尚不敢大聲喘息,唯恐驚擾琴聲。
高順驚問:“人何人?曲何曲?”
門扉緊閉,無人回答。
周瑜與高順忽視一眼,提氣揚聲問:“曲可是《廣陵散》,人可是雅樂郎杜夔杜大人?”
門中傳來“仙翁”,“仙翁”兩下琴聲,似在讚許。
杜夔,漢靈帝時任雅樂郎。最擅長演奏的是《廣陵散》,嵇康就是從他的兒子杜猛那裡學得此曲的。他所傳的舊雅樂四曲《鹿鳴》、《騶虞》、《伐檀》、《文王》至晉猶存。曹操喜歡歌賦,《三國志》注引《魏書》說他“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絃,皆成樂章。”董卓遷都,洛陽大亂,杜夔投奔曹操,被任命為軍謀祭酒,參太樂事,令其創制雅樂。
史書《樂記》認為:漢代以前,琴曲的傳授完全依靠口傳心授。到了漢魏之交,隨著曹操、曹丕父子兩代努力,最終由著名音樂家荀勖完成了音律的制定,中國從此有了嚴格的音律。
悲憤的曹操下了城頭,半路拐入杜夔府,感同身受的杜夔為他彈起了名傳千古的《廣陵散》。這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