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八章 羅馬,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在乎,只要我們強大無比”,說得就是這個意思。其中的洋洋得意正是體現了這種心態——大國國民,不是用來讓人喜歡的。羅馬人,不是讓人喜愛的,羅馬的強大,足夠讓人嫉恨了。
秦論低頭捉摸著劉備的話,沉默不語。劉備再問:“羅馬現在的軍事力量怎樣?”
秦論答:“強大無比”。
經過凱撒的軍事改革,羅馬軍團縮編為3000餘人的團隊,當時,羅馬每個行省有5個軍團人馬,中央省(羅馬地區)有20個軍團,大約6萬常備軍。不過,不能以常情衡量羅馬人,布匿戰爭時期,羅馬的人口只有30萬,但羅馬徵召的自己與同盟的軍隊達到了70萬。
大約就是秦論來青州的第二年,公元192年,康茂德皇帝被軍官殺死,元老院推舉艾爾維尤斯.佩爾提納克斯當皇帝。佩爾提納克斯威信不足,被軍官殺死(電影《角鬥士》中的皇帝),羅馬皇位被拍賣,出價最高者為商人迪迪烏斯.尤利亞努斯。拍賣後,軍官們各自不服氣,另外擁立了三個皇帝。
經過一年的內戰,買下羅馬皇帝位的迪迪烏斯.尤利亞努斯,以及羅馬各省總督擁立的皇帝佩申紐斯(敘利亞行省)、克羅洛斯.阿爾比努斯(不列顛軍團)都被塞普狄米紐斯.塞韋魯斯皇帝(潘諾尼亞軍團)打敗。自193年開始至198年,是塞韋魯斯皇帝一人執政時期,此後,塞韋魯斯皇帝感到帝國太大,他一人精力不夠,故此任命了另一個皇帝安東尼,羅馬兩皇並存的局面由此開始,後來,羅馬帝
開始分為東、西兩個帝國。
“萬神廟還好嗎?”劉備輕描淡寫地問。
秦論略略有點吃驚,他怎麼知道70年前建成的羅馬萬神廟?正盤算期間,突然回想起:有傳聞劉備的師傅泰山老人是自海外歸來的。秦論平定了一下心緒,答:“宏偉雄峻,那真是神的殿堂。”
羅馬萬神廟是當時穹頂技術最高成就,其穹頂直徑43米的記錄直到20世紀還未被打破,羅馬人使希臘柱式結構與拱券創造性結合在一起,作為拱券式殿堂建築,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圓頂建築之一。
秦論用夢囈般的語氣回憶著:“它雄偉的門廊,由兩排科林斯式的柱子(每排八根)支撐著一個半三角形額牆的門廊,跨度有30多出雲尺(33.5米),深度近20出雲尺(18米),後部是巨大的圓形神殿(直徑為43.2米,牆厚為6.2米)。高大的穹頂下,四周無一窗戶,唯有從圓拱的天窗射入日光。
人在這個圓頂下,好象處在一個厚重的圍壁包護之中,令人心中湧起一種恆定、宏闊的神秘印象。在殿中祈禱,任何細小的聲音都可以引起巨大共鳴。彷彿是神靈在側耳傾聽。”
不錯,正是此種圍合性的空間感,造成了信神者內心的超然力量,它是一種靜態的力量,卻又讓人感到有無比的壓力。
管寧在附近聽到了秦論的誇讚,嗤地一聲譏笑說:“蠻夷也知道建房子,我們的雷樓比得上萬神殿嗎?”
秦論不答,劉備岔開話題,接著問:“哈德良離宮還在嗎?”
著名的哈德良離宮就是別墅的鼻祖和典範,也是羅馬帝國的繁榮和優雅在建築上的體現。弧線組成的平面、採用拱券結構的集中式建築物。是券柱式技術成熟的例項。
秦論驚訝地瞪大眼睛:知道羅馬萬神廟並不難,地中海甚傳著萬神廟的大名。但知道建於60年前的哈德良離宮,則除非是親身到過羅馬的人。泰山老人到過羅馬?——那劉備肯定深知羅馬的根底。
秦論收拾了思緒,乖乖地回答:“哈德良離宮,那是世上最美的宮殿,她還依舊美麗動人。”
“聽說,這些建築都是基於200多年前,維特魯威著的《建築十書》裡的建築理論建成的,你知道羅馬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