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二章 消耗,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士兵的演練。

這日,荀彧受沮綬委託,向劉備送報軍情,順嘴詢問道:“主公,冬季將至,如此大規模遷徙民眾,萬一他們準備不足,熬不過這個冬季怎麼辦?”

劉備輕輕一笑,道:“文若,你注意到了沒有,每年冬季傳染病發作都會減輕。如今,南方瘟疫肆虐,若是在其它季節悍然遷徙民眾,萬一帶來了傷寒病,那就得不償失了。

烏丸、匈奴兩戰,我軍繳獲了大量牲畜,可如今,青州已經生產過剩,若是讓這些戰利品衝擊青州市場,必然導致物價崩潰。要是遷來二十萬百姓,把這些戰利品消耗一下,青州商賈的利益沒有損失,我們反而能夠拓展耕地,何樂而不為?

西河郡屬於四軍師領地,異族人過多,不利於安定,二十萬民眾遷往西河十五萬,作為四大軍師屬民,加大了漢族居民比例,四大軍師就要為我分擔安置費用。這四人歷年薪水豐厚,我正好找個藉口,讓他們出點血。他們出錢購買戰利品,作為越冬物資分發給屬民,這是他們領主的責任。

征戰的將士們獲得的戰利品有個好價錢,將不使士兵寒心,更能激發今後征戰的慾望。有生之年,我希望把我打漢軍旗插到極北之海。戰士們強烈的征戰慾望就是我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

荀彧心中暗暗不齒,來到青州四年,他最不滿意的是劉備赤裸裸的逐利思想。本來蝗災過後,兗州顆粒無收,劉備可以把自己的行為解釋為“為了賑災濟民”、“為了二十萬百姓不被人當作食物吃掉”、“為了仁義”、“為了道義”……,然而劉備卻赤裸裸的說:是為了消耗青州的剩餘物資、是為了擴充套件耕地、為了戰利品的好價錢。這種明目張膽的違反儒家思想的“仁義道德”理論、違反“君子不言利”的道德宗旨,劉備卻恬不知恥的自得其樂,甚至不屑於談什麼“大義” 、談什麼“道德” ……

“天下萬物以民為本,四大軍師獲得了十五萬屬民,西河之地想不牢靠的歸屬青州,難。曹操失去了二十萬百姓作為食物,這個冬天對於曹操來說一定很難熬。主公削弱曹操實力,卻不以“大義”的名義,難道不怕海內士人怨恨嗎?”順著劉備的目光,荀彧看著窗外旗幡招展的船隊,問:“聖人把天下劃為九服(九種順服狀態),匈奴屬於兵服,烏丸屬於順服,主公欲下南洋,其地理超越京師三萬餘里,已經出了九服範圍,主公打算讓大秦用什麼方式服從大漢?

主公目前所據之地,北距廣繞一萬餘里,騎快馬要走上三個月,青、冀、並、幽四州之地,加上韓國、九州(劉渾佔據的日本九州島)屬民不過五百萬,我們統轄的疆域卻相當於大漢疆域,此尤為足乎?南洋蠻夷之地,即時順利佔領,主公可有閒餘百姓遷徙、開發?

國雖大,好戰必亡,此聖人之言也,還望主公三思。”

劉備眺望著窗外,船帆招展,輕輕地說:“我測算過,養活一個人,讓一個人舒適的生活,至少需要一百畝地。如今,雖然災害連著災害,可是百姓人口基數龐大,中原之地要想滿足人均一百畝地,加上公眾綠地,加上山丘、河流,地力仍嫌不足,所以,我必須為中華百姓不斷地尋找新疆域、新土地。”

劉備從窗外收回了目光,盯著荀彧說:“‘國雖大,好戰必亡’的言論,高夫人(蔡琰)也曾和我所過,我回答她說:沒有任何一個帝國可以長久存在,永恆這個詞屬於神靈。所以一個帝國,即使不好戰,它也亡,但是,男子漢大丈夫生於此世,當提刀立馬,揚威天下,終歸要死亡的命運,絕不能阻止我在目所能及的範圍內,插遍大漢軍旗。”

劉備站起身來,響亮的喉道:“我來了!我看到!我征服!這是我對於我們民族的使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