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章 困守,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殘殺漢人最兇殘的是投降滿清的漢人這樣的事,也就不奇怪了。比如:嘉定三屠就是漢人搞出來的。他們投降了異族,為了獲得賞識,只有對自己的同胞表現兇殘。對異族講仁義,害死自己啊。

“左匈奴兵力有多少,打算在那裡與我們交戰?”劉備繼續訊問。

“不知!”

“不知,那你就沒有用處了,典韋,這個人交給你了。”

南匈奴休生養息後,打敗了北匈奴,北匈奴被迫西遷,其留下的七萬騎軍投奔烏恆,從而促成了鮮卑烏恆今日的強盛。北匈奴光敗逃後都有七萬殘軍,其實力可想而知,而能打敗這樣實力的南匈奴,有20萬戰士,恐怕還不是他全部的實力。對付匈奴,是個長期的事,看來今後能慎重。

漢代,是中國騎兵發展最鼎盛的時期,據歷史記載,前秦的苻堅南下動用了騎兵二十七萬;北魏太武帝侵宋時以騎兵六十萬渡淮,直逼長江;梁魏鍾離之戰中魏軍八十萬中有騎兵二十四萬。可以說這一時期騎兵戰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前代。而中國歷史上曇花一現的重騎兵就出現在這一時期。

之所以重騎兵曇花一現,源出自中國軍隊的一個惡習:軍馬必須閹割。中國古代交戰,曠日持久,為了防止春季軍馬發情時,戰馬脾氣暴躁,擾亂軍營與軍陣,凡軍馬都需閹割。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到新中國成立後,當時,邊防騎兵仍保留著這一惡習。

最優良的馬匹成為軍馬,被閹割,隨後,騎兵們只能在當時淘汰下來的馬裡,再選擇稍微優秀的進行閹割。幾千年閹割下來,雄駿的中國馬閹割成了矮小的中國驢。嚴格地說,那已經不是馬了,不會奔跑只會走,我們給它創造了一個新名詞:走馬。

“今後,與匈奴兵的交戰,將會是一個大規模的騎兵會戰,我們把於扶羅逼迫到匈奴部落裡,重當單于,雖然有了對付整個匈奴的藉口,但匈奴人抱成團,對我們是福是禍?”劉備暗自琢磨。此刻,劉備已明白了:為何歷史上曹操敢驅逐烏恆,卻不敢對匈奴下手,同意花錢贖回蔡文姬。

南匈奴的實力竟然如此強大,也怪不得隨後劉豹敢於在五胡中第一個建國,自立為王。

“匈奴兵開始進攻了”管亥自帳外進來,提醒劉備。

“迎戰”,劉備一揮手,打斷了自己的思路,昂然步出營寨。

五天,右匈奴狂潮般反覆進攻,均被劉備打退。綿山山腳下的樹木已被劉備燒燬,匈奴兵只能爬到半山腰上採集樹木,簡陋的工具讓他們製作木盾的工作拖延了許久,然而,再也拖延不下去了。第五日傍晚,已有許多匈奴兵拿著新制成的盾牌參與進攻。

劉備此行只帶了30萬隻箭,這還是大戰過後,鄴城箭矢總數的7成。強勁的弓弩可以打退敵軍的進攻,也帶來了一個壞處,箭頭容易變形,箭矢必須是標準的長短輕重。雖然嚴格節省,完好的箭矢還是越來越少,撿回來的箭矢幾經裝配,能有效射出的箭矢還是不停的見底。

第六日,青州兵尚有箭矢2萬支,這是最後的箭矢,最後時刻即將到來。

河對面,匈奴左部於扶羅的隊伍仍未出現,情形愈發詭異。

“船隻造好沒有?”劉備詢問。

“已造好的船隻,裝全部士卒足夠,然而,戰馬恐怕放不下了。”輜重兵頭目回答。

“不錯,能裝下全部士卒就好,一匹馬佔五名士兵的位子。天下萬物,以人為本,只要這些士兵在,戰馬,我總會討要回來,命令士兵卸下馬鐙,摘下馬具上所有的鐵器,給我投入汾河中。”劉備拉過自己的戰馬,輕撫著它的脖頸,低聲安慰著,旋即,抽出馬刀,刺進了戰馬的脖子。

這匹出雲神馬頹然倒下,劉備提著馬刀,鮮血一滴滴流淌,臉上似哭似笑:“都準備好了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