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群雄割據第九章 變革,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序,由律法約定百姓、官吏權利和義務、以及行為準則。讓下層官吏遵循這準則,依法治理地方。如此,百姓官吏各安其位,就好比一輛馬車,其上面的部件各安其位,發揮自己的作用,上位者只需給出馬車的前進方向,整個青州就會按照固定的社會秩序前進。
然而,對官吏的監督,一直是弟子的大難題——既是設定少數,比如一兩個監督官,誰來保證監督者不徇私,不枉法呢?如果設定的監督官過多,官府的財政壓力必然過大?
弟子想來想去,決定布一張大網——讓所有人自覺自願的監督官吏,讓所有人都來參與治國。這樣一來,任何人想要謀私利,就必須把徵得治下所有百姓的首肯,如果真有人能把治下的百姓都買通,那他的行為就不單單是私利了,我們大可由他去幹。
這張涵蓋所有百姓的監督大網,就是弟子在青州推行的‘鄉老議政’策略。只有讓下情上達,讓老百姓都有地方傾訴,建立一個傳遞百姓聲音的渠道,才能做到全民參與治國。
然而,多年以來的因循守舊,讓地方官員對議政鄉老的干涉,不是太在意,甚至認為他們是刁民,經常尋機報復。地方官也對鄉老的參政意見,也並不是太重視。老師來了,正好。以老師的威望,出任元老院長,統領各地鄉老,參與國事處理,地方官員誰敢不尊從。如此,下情上達的渠道就暢通了,我青州的秩序就可以真正建立起來了。”
盧植一皺眉頭,劉備這番話語裡,有些目無君主的言論,讓盧植很是牴觸。可是,這些話語又都是孟子“民為重,君為輕”的主張的發揮。眼看漢政似乎不可支撐,而劉備青州的治理,似乎在一片亂世中,別開新路。
不管怎麼說,劉備是他的得意門生之一,劉備取得的成績,也讓他頗有榮焉。現在自己窮途末路,理想幻滅,投奔自己的弟子,或許,試一試自己弟子的治國之術,也是一種探索——吾將上下以求索,雖九死亦無悔。
不等盧植說話,劉備搶著補充說:“老師,你先不急著答應。如今正值秋季農閒,老師先四處轉著看看,看看弟子治理青州五年,這方法是否讓青州百姓富足安樂。等老師出巡青州完畢,熟悉了各方鄉老和各地官員、百姓,弟子再來聽候您的教誨。”
以盧值的威望出巡青州,再預先暗示各地:他回來後將擔任元老院院長。那麼,地方鄉老一定會找他傾訴,等他一圈轉回來,對青州的事務、官員和體制就會有所瞭解,出任元老院院長順理成章。
由於他具有劉備老師的身份,以劉備對師長的遵從,下面各級官吏都會對元老院的威勢有所顧忌,這樣一來,元老院就確立了作為官府之外的第二權勢機構的地位。如果今後,劉備再打著事事請教老師的名義,讓各項政策透過元老院的討論後實施,元老院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立法機關。今後,任何的變革就可以在元老院,透過爭吵、妥協後,頒佈實施。再也不需要透過血腥的暴力,以推翻政權的方式,來實施自己的主張,聲張自己的權益。
有了元老院的強力介入,青州治權、法權、立法權,三權分立的的架構就可以完善了,最重要的是,這一切都打著尊師的旗號進行,定會讓一些大儒們羨慕,並因此減少士子們的牴觸情緒。若能以盧值的名望,吸引一些鄉紳、世家子弟參與議政,參與監察官員,一旦他們獲得好處,那,誰也不會反對依託這架構給他們帶來的權益。
一番盤算之後,劉備心中暗暗的偷笑,表面上做出一付恭敬的表情,攙扶著盧植,走下商船。
“報,平原郡安德縣令趙謙前來請示工作,是否接見,請主公示下。”一名侍衛恭身通報。
“也不看看什麼時候,一個小縣令能有什麼大事,這時也來打攪我?”劉備滿臉不悅的嘟囔著。
盧植很感興趣的駐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