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六章 修煉(下),羅喉,李北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此,孔璋便全心全意開始修煉。
平日在凝碧崖便修煉那破體無形劍氣,若是去礦洞,便依照那本搜神訣所載修煉神識,同時挖掘靈石原礦。隨著他修煉那搜神訣,加上感應靈石原礦雙管齊下,神念之力果然也突飛猛進。
最明顯的例子,以往在礦洞中感應原礦只能模糊定位,但是兩月之後,識海之中已經比較清晰的感應出礦洞表層原礦的位置,甚至隱隱還能感覺到礦洞土層之下還有一些隱藏較深的礦石,這些氣場頻率有的與靈石原礦的氣場有異,卻又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了。
又是一個月過去,孔璋仗著比以往強盛了許多的神識在一塊靈石原礦之下繼續深挖,卻挖出一塊與平時不太一樣的靈石原礦,交予役事弟子。三日後傳來訊息,他這次挖得的竟然是一塊靈玉原礦,而非靈石原礦。
靈玉具有靈石的效用,但卻又有靈石所沒有的效用。靈石是一次性消耗品,只要耗盡靈石中所蘊藏的靈力,便會化為粉末。而靈玉則不然,靈玉若是耗光了其中靈力後,卻還可以作為儲用品使用,即可以向靈玉中逆向注入己身真元儲藏起來。
因此靈玉比靈石更加珍貴,品階越高的靈玉,能接受的儲藏量便越大。
一塊靈玉是同階靈石的百倍都算便宜,靈玉是可以直接用來製成某些法器的載體材料。
可想而知,光這塊靈玉就給孔璋帶來了一萬以上的宗門貢獻,頓時轟動了所有外門弟子,有人記起數月前也是這個名字身上發生過的事,曾在第一天入礦洞就挖到火屬性的靈石,第二天連續上交七塊靈石原礦的舊事,一時間孔璋之名又引人關注起來。
就在風口浪尖,孔璋在進入蜀山半年後,不聲不響的跨過門檻,步入元明文舉天,這意味著他的真元氣機外放可以達至百層之多。達到這種程度,才可以開始修煉御劍術了。
天羽劍訣是專修御劍之術,但對御劍之理其實講得倒是少了一點,為此孔璋又去了一次藏經閣,花了三千宗門貢獻借閱了一本蜀山先賢所著關於御劍和劍氣的筆記。
換成其他外門弟子要是知道他隨隨便便就花了三千宗門貢獻只借閱這樣一本對於戰力沒有實際提高的筆記回來,定然大呼浪費。
但是孔璋卻不會同意,到現在,他已經略為明白這些大派宗門的底蘊便在於此,此舉看似浪費,實際卻是為自己打下堅實的基礎,能早一步瞭解,便能提前規劃自己所學。
這對於內門弟子來說的確是不太需要,因為可以請教師傅,甚至連這書也不需借閱,直接詢問師傅即可。但是外門弟子沒這福利,便只好花宗門貢獻了,但是孔璋認為,除非自己也像很多外門弟子一樣,目標就只是將來下山去大楚當個小小道術仙官,否則能多學一些便要多學。
至於宗門貢獻,這東西就像世俗中的金錢一樣,如果自己將來下山時掛了,就算有幾十萬幾百萬宗門貢獻又如何,還不如現在能多學一點,將來下山說不定就少一分危險,多一分機遇。
何況現在憑著他找礦的本事,每天的宗門貢獻倒不太愁,除非是將來要步入第二層選取更高深的法訣。
他看了筆記,才明白依劍訣修煉出來的劍氣與御劍之不同,前者其實仍然是真元氣機的路子,而後者卻必須依附於劍器。修至極處,前者是以己為主,以器為輔,而後者卻是反過來,御劍三層大境界,駁劍、御劍、身劍合一,在其上還有什麼御劍雷音,御劍化絲,御劍化芒其實都是身劍合一的衍生。
御劍之理也明白了,萬事皆備,獨欠一口劍器而已。
不過這卻暫時沒辦法可想了,因為真正的飛劍難得,至少對外門弟子是如此。
孔璋把天羽劍訣已修煉得精熟,卻獨獨缺了一口飛劍來演練,只能勉強趁下山購糧時買來一般精鐵長劍作練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