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擁有的方向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6章 一塊月餅分給16個員工的老王出事,港娛的人生模擬器,曾經擁有的方向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0多萬次數。
1984年全年旅遊人次330萬次,是首次破300萬人次!
但在這1986年前11個月,來港旅遊人次已經550多萬人次了,550多萬人次,裡面大部分是遊玩幾天就走了,還有不少是一個人一年內來港旅遊兩次、三次,增加了總人次。
但根據那個統計報告,這總數550萬人次的指標,也有近30萬人,留了下來……至今都還沒走。
有十幾萬人都是一邊旅遊,一邊打工等著接觸影視圈的機會,你說這個簽證問題?麻大拿人去澳袋利亞旅遊,一次旅遊簽證能遊玩3個月,到期了你也不想走?
比較麻煩的辦法,你飛回麻大拿一次,在飛來澳袋利亞,又是3個月期限,簡單的辦法,續簽或籤其他簽證。
舉這個例子,就是港島至今還在嚶倫管轄下,牛不落聯邦成員的護照之類,隨便飛來隨便玩。
一邊旅遊一邊打工,一停幾個月,根本沒什麼限制。
今年1986已經這樣了,可以想像等明年推出(侏羅紀公園),還有以後各式各樣大片繼續推出,這景象只會越來越紅火。
油尖旺中環北角等繁華地,因為旅遊人次數暴增,賺了好多遊客的錢,無數人因此獲利頗豐,也有部分人生存空間受到了擠壓。
最簡單來說,比如趙強這類,他跟著趙東淮發財之前,是在一家西餐廳打工,能講英文,做服務生賺的小費都不少,現在好傢伙,N多白人男女,正宗的鬼老跑去搶你服務生的職位。
這就擠壓走了一些港九新界低學歷打工族就業空間。
以後來旅遊打工,熬時間等著想進入港島影視歌行業的老外越多,這種搶工作的擠壓力就越大。
很多好來塢大明星成名前,學歷也是亂七八糟低得很,缺乏中高階生存技能,當服務生的比比皆是,那些沒成名的,以及被浪潮淘汰掉的“好來塢漂”,也是低學歷大把抓。
想來港島找機會,沒錢,打工也就是服務生、泊車小弟、發傳單等等手法而已。
但對於本港企業來說,拉一群白人或拉美俊男靚女當基層職工,對方要求的薪酬不比華人高多少的話,肯定用白人和拉美有牌面!
最離譜的,甚至有一些白人或拉丁小姐姐,都開始涉足樓鳳行業去競爭了。
現階段這種擠壓還不算大,但時間發展中,擠壓潮一定會越來越大,那麼類似大坑村舊式農村改建成現代化住宅社群的例子一旦搞定。
丟了服務生、泊車小弟、夜場酒吧服務生工作的低學歷青年男女,完全可以去新界發展。
大坑村這種靠近新市鎮的現代化社群,不止能開百家姓24小時便利店、類似以前百佳超市那種超市,也同樣開修車店、開酒店,飯店等等。
大社群嘛。
一旦這樣的社群型農村多了,一點點席捲全新界鄉村的發展計劃,等於帶動整個新界的發展。
這裡面最關鍵是交通!
交通便利了,才能談後續一切發展,交通不便啥都不用多說。
現在雷覺坤和他合作愉快,趙生髮話,雷生都會照做,還有邱淑珍兩女的新世界客運,計程車業務爆發起來,也不會差啊。
把一個個大坑村、小坑村、九龍坑村發展成環繞大埔新市鎮,交通四通八達的小衛星城村模式,或者發展著發展著,大埔新市鎮向外一擴張,又是現代版本的連成一片了。
你說大埔區120多村落,肯定也有很多距離大埔新市鎮超遠的……
離大埔最遠的農村,未必不會距離沙田市鎮、或新界北區市鎮更近。
如果周惠敏的華人置業辦好了大坑村的發展樣板,一一席捲新界,這個大工程真能讓華置吃十年,或更長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