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擁有的方向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6章 人才濟濟的少林足球,港娛的人生模擬器,曾經擁有的方向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5月5號。
趙東淮結束一天的客串拍攝返回酒店時,才到,就見一群身影早候在了酒店大堂,見到他就紛紛激動的走了過來。
酒店經理笑著在中間介紹,這幾位來自重汽集團。
趙東淮籌備殺入內地的物流產業,畢竟是起步要下單一萬輛大卡貨車的,這樣的訂單足以讓大老們激動了。
1983年內地想從歐洲引進新時代重型卡車技術,和賓士談,賓士上來就是想買技術可以,你先定4萬輛重卡吧,一輛一萬多美刀,四萬輛,也就是五億美刀左右。
車輛是一回事,引進技術費用又是另一回事。
而整個1983年全內地美刀外匯儲備金額總值才89億刀,是指全年。
賓士要的太黑了,內地選來選去,最後選擇引入了斯太爾91重卡技術,那是1978年剛推出市場的。
斯太爾沒有賓士那麼黑,只要一個入門檻級別的技術費用,然後索要提成,每生產售賣一臺內地產斯太爾重卡,他們要分紅。
分紅長久來看,也不是一筆小錢,但也比賓士在1983年時開口要你五億美刀左右要划算多了,畢竟賓士除了那銷售額,技術費用還要另談的。
原軌跡是1986年成立華夏重卡技術發展中心,依託斯太爾,在1990年前一年生產出第一臺斯太爾重卡。
現在的位面裡,趙東淮1984年就帶著內地各種合資建廠,帶貨賣錢,健力寶、啤酒,紅綠茶,漢天下鞋子等等等,1984年就給粵東一省創匯近兩億刀。
1985年各種磅礴發展更嗨多了。
簡而言之,原本軌跡裡內地1983年引進技術,缺錢,慢慢攢錢才在86年推動技術中心,再到兩年後真實可用的內地斯太爾重卡造成功。
這就是缺錢鬧得!
現在外匯寬裕的多,重卡發展自然加快了。
更別忘了在去年8月份,趙導就捐了一臺五軸聯動數控機床,今年三月又捐了五臺同款機床,這種工業基石對於現代化工業發展,是很能助推效率的。
簡而言之,這個被趙導蝴蝶效應狠狠扇過的世界……
重汽集團某副總在酒店經理解釋過身份後,滿臉燦笑著和趙東淮握手,“趙生,久仰大名,真是百聞不如一見。”
“我們集團正在研發生產的斯太爾91型重卡,最遲再有兩三個月就能有成果,目前也是全華夏最領先的重卡。”
“不知道趙生可不可以在等我們幾個月?”
“一萬輛重卡,最遲明年夏天我們一定能趕出來!目前歐洲市場的斯太爾91也是一萬多美刀一輛,考慮到時間差對您造成的影響和損失,我們可以給趙生3萬人民幣一輛。”
這個世界重汽旗下斯太爾的研發生產大大加速了,提前了兩年。
趙東淮略感驚訝,“都能生產斯太爾91了??這樣的話,我可以等,價格……”
賓士重卡很貴,斯太爾也不便宜啊,那是全歐洲高階重卡的表率之一。
趙東淮不怎麼懂車,但他本港也有物流運輸大隊伍啊。
對比起來亞洲市場,三菱重卡便宜很多,就像是原版的警察故事2,程龍在影片裡開篇阻攔亂飆車的卡車大隊伍,那開的全是三菱。
即便是三菱便宜,也得五六萬港幣一臺。
內地產斯太爾91三萬人民幣一臺……時間差??他五月份打算大力籌建倉儲和運輸團隊的,像對方說的最遲明年夏天交一萬輛的貨。
這隻能說買來歐洲的重卡技術,自我學習研發生產再到搞出第一臺合格產品,還有進一步大規模流水線生產,真的需要時間。
那是一輛載重10噸起步的卡車,從發動機到各式各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