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擁有的方向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5章 小整一點點科技與好活,港娛的人生模擬器,曾經擁有的方向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梁元朗一驚,受寵若驚的彎腰問好,“趙生?您怎麼來了……裡面請,快裡面請,何仔,快去準備……”

沒等他多吩咐,趙東淮就擺手,“不用那麼麻煩,我就是過來看看。”

他表現的很平靜,但不管梁元朗還是何仔,甚至幾個鼓樓警方都明顯很不平靜,很不冷靜,認出了趙東淮是誰……那幾位警察哥哥激動的腿都在哆嗦。

畢竟這是私下裡無數人謠傳,心裡百分百認證的華人首富,全球華人首富!

若不是趙東淮不想見太多來客訪客什麼的,那他在汴梁拍戲客串,基本就是客來客往每日不間斷那種,別說他們幾個普通警察了,就是汴梁警察體系裡最高的來了……

趙東淮一邊走向一樓內部大廳,一邊好奇道,“瓜果菜蔬之類都準備齊了麼?”

汴梁這年代也有上百萬人的,三家分店肯定輻射不到全區域,不過現階段,你讓各式各樣商家去二樓賣衣服鞋子、三樓賣電視冰箱彩電、四五樓請飯店個人餐館入住等等?

估計短時間,那些消費規模,都不如一樓的日銷百貨超市火爆。

梁元朗馬上陪行解說,“日銷物資儲備的足夠多,不過我來了內地後才發現,北方的蔬菜大棚發展還有點落後,比不上南方。”

“之前我在京城當二樓主管,以及升副經理時,就和一些同事強烈建議各地的農民朋友,多多發展蔬菜大棚產業,以方便在冬季也能吃上新鮮的蔬菜。”

“那邊這行業也開始起步了,就是到了汴梁,還得重新開始推動。”

“我還是建議先從萬家職工的親屬圈發展,只要他們的親屬願意做這個行業,我們萬家可以提供技術支援,甚至初期的資金支援,只要他們種出來,我們就收反季節蔬菜。”

“這方面也需要集團支援下物流運力。”

趙東淮點頭,反季節蔬菜行業,內地最早運用這個的,都是20世紀30年代的事了,但當時用的不是塑膠,是玻璃,一般人根本玩不起。

直到1974年,浙省那邊才培育出了竹竿加塑膠的蔬菜大棚,80年代初發展為鋼管配塑膠大棚,南方先開始發展。

就是趙東淮剛開始建萬家的時候,哪怕在冬季,港島也能吃上內地運輸來的反季節蔬菜,肉蛋奶等等。

北方這方面的大發展,直到進入90年代才比較普及,進入飛速發展期。

等趙東淮去日銷百貨菜蔬瓜果區看了看,滿意點頭,“快夏天了,這些還好,不然到了冬天,只能看到蘿蔔白菜等等了。”

雖然這個季節的菜蔬類依舊談不上品種豐富,種類偏少,可至少比冬天強多了。

下一刻他笑道,“老梁,來內地一年多,你這沒少領低薪啊,委屈麼?”

梁元朗激動的擺手,“不委屈,不委屈,我來了才知道是大機遇啊,也不敢瞞趙生您,我這人資質能力都屬於中庸層次,來內地前,熬了一兩年只是二級員工。”

“現在短短時間,我就六級了……真是佔了大便宜。”

他在港島分店做事時,就是個二級工,一級月薪4500港幣,二級5700港幣,也是每提一級,提四分之一薪酬,遇到非整數就反向抹零。

來內地時直接提了一級成三級,但當時京城一級工月薪200,三級工也才300多塊。

以現階段一港幣兌換八九毛人民幣而已。

月薪從5700直降300多塊,落差超級大,但也像是梁元朗說的這樣,他要是在港島混日子,到這1987年5月都未必有機會成為三級員工。

可來內地跑跑轉轉,目前已經六級了!

汴梁的經濟發展狀況遠不如京城,這裡起步才一級工120塊,六級也只是月薪375,只比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陸雲葉傾城

蘇生奈何

小妻乖巧軟糯,大叔夜夜輕哄

筆火

辭職後,我要回村種紅薯

鬼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