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月傲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84章 關東軍的反擊(四),抗日之鐵血使命,滄月傲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衡陽從6月28日以來,晝夜炮聲隆隆鋼鐵呼嘯,硝煙迷漫,土石飛揚,空中飛機不斷攻擊轟炸,地面部隊相繼衝殺。夜間則是火光燭天,處處仍在殺聲四起。

激烈的47天作戰,守軍在烈日下,在暴雨中,晝夜在戰壕內,過著半穴居生活。

此時城內的房屋大部因炮擊、轟炸而倒塌或起火,城外山地的森林樹木幾乎全被槍彈或炮彈的破片切斷。

不少池塘在遭到空襲和炮擊後,死魚則遍浮水面。

在這次作戰中,守軍因病及傷亡人數達數萬之多,而日軍亦因傷、亡與疾病,使近5萬人喪失戰鬥能力,其中近1萬人埋屍于衡陽之附近。

衡陽之戰結束了,但是對於這場戰鬥國內卻沒有進行多少宣傳,原因很簡單,首先是這一仗國軍雖然打的很艱苦,也很英勇,但是衡陽還是失守了,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敗仗,敗仗顯然是不需要也不能進行宣傳的。

誠然,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敗仗,無論敗的有多麼壯烈,也不過是整個豫湘桂大潰敗中千千萬萬敗仗中的一場而已,更何況是以中國人最為不齒的投降結束的。

而且整個豫湘桂戰役是抗戰後期國民黨正面戰場面對幾乎是強弩之末的日軍的一次大潰敗,丟失了中國大半河山,完完全全的是一個黑點,但是到衡陽保衛戰這又不知道該怎麼去宣傳,於是官方宣傳都是以豫湘桂大潰敗而一筆帶過,不完全的黑也不會把這場戰鬥作為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當然了更重要的是第十軍軍長最後向日軍投降,用方先覺自己的話說,這一仗既沒有成功也沒有成仁,倍感慚愧!

而由於方先覺投敵引起的一系列的爭議,也使得國民政府也沒辦法大力的宣傳這一仗,以至於衡陽之戰國軍取得的一系列的戰術突破也被方先覺的個人爭議給壓下來了。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眼下關於方先覺投敵種種甚囂塵上,謾罵者有,感慨者有,惋惜者也有,不一而是。

但是在李國耀看來,方先覺這個人和漢時李陵倒有幾分相似。天漢二年,陵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北伐匈奴。廣利率漢軍主力捕捉匈奴未果,李陵的一隻偏師卻撞上了匈奴的大單于。八萬匈奴精騎圍攻李陵部五千步卒,廝殺數十陣,匈奴折損逾萬。最後漢軍‘矢皆盡’才被擊潰,只有四百人逃回漢地,李陵也被俘投降。

率五千荊楚步兵對戰八萬匈奴騎兵,轉戰千里,殺匈奴將近萬人,最後軍隊傷亡殆盡,且實在沒有戰鬥力了,最終投降匈奴。結果現在的很多歷史編輯仍然將其稱為“漢奸”。

作為一個將軍,在戰場上取得了超常的功績,在逆境之時得不到國家援助,自己也盡力了,再打下去也無濟於事,然後才投降的。

所以可以看得出李陵未必真心投敵,他在寫給蘇武的信中說“陵豈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寧有背君親,捐妻子,而反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為也,故欲如前書之言,報恩於國主耳”。

但不等他有所作為,武帝聽信謠言滅其三族。李陵心灰意冷,鬱郁終老於北地。

其實方先覺與李陵的投降某種程度上可說是被自己人逼出來的,方的第十軍以日軍七分之一的兵力,絕對劣勢的裝備,血戰四十七日而援軍不至。

在那樣的情況下,換誰都會心生怨念,方在投降前就曾說“不是我們對不起國家,是國家對不起我們。不是我們不要國家,是國家不要我們”。

李陵也曾做詩悲唱“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催,士眾滅兮名已潰。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而且李陵與方先覺畢竟沒有做出什麼真正對不起國家的事情——李陵一生未帶兵侵入漢地,方先覺投降不久後就逃回了重慶。

男兒欲報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混在古代當軍閥

白色孤島

大宋那些年

墨尚花開

三國:本想做忠臣,為何逼我造反

不要虛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