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月傲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79章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抗日之鐵血使命,滄月傲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北挺進軍這邊忙著接收蘇聯的援助的時候,綏察一線的暫九軍也沒有閒著,大批的部隊集結起來,對河北以及晉中的日偽軍不斷地發動進攻。
儘管每一次規模都不是很大,大多控制在旅團一級,師一級的部隊幾乎很少出動,但即便是如此,也使得華北方面軍上下非常的緊張。
進入1944年以來,華北方面軍更多的精銳被抽調走了,以至於番號在前二十的野戰師團,華北方面軍一個都不剩了。
當然了,方面軍的兵員並未因此減少,反而增加了不少。
先說日軍方面,隸屬於華北方面軍的那些獨混旅團大部分被升格為了守備師團,從國內來的補充兵源源不斷地抵達華北,使的華北方面軍的總兵力已經突破了38萬人。
與此同時,日軍對協同作戰的偽軍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擴編,經過擴編,偽軍的總兵力由之前的12萬直接增加到了21萬。
至此,整個華北方面軍的總兵力飆升到了近六十萬。
但兵員增加並不意味著戰鬥力也在提升,恰恰相反,由於大批的精銳部隊被抽調走,而補充進來的不是新兵蛋子就是沒長大的毛孩子,日軍的戰鬥在迅速下滑。
在這種情況下,岡村寧次有點坐不住了,不斷地調集部隊圍剿防區內的八路軍。
目的並不單單是為了消滅八路軍,也有以戰代練的意思,他們需要拿戰鬥力更差勁兒的八路軍練練手,提升部隊的作戰能力,樹立那些新兵蛋子的必勝信心。
然而這些情況都被李國耀看在眼裡,所以李國耀命令留守總部的徐虎和王戰海立即制定作戰計劃,不斷地向日軍佔領區滲透的同時,並對其前沿部隊發動進攻。
與岡村寧次一樣,李國耀之所以命令部隊進攻,目的也不僅僅是為了打擊日軍,同時也是為了轉變雙方的攻守態勢。
這段時間華北方面軍被抽調走大量的精銳,暫九軍也一樣,在李國耀的命令下,大批的精銳部隊由察北調往東北,目前已經達到了8萬人,另外還有五萬人在察北草原待命。
這麼多精銳被抽調走,說是對暫九軍沒有影響那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這些精銳部隊被抽調走之後,暫九軍原本的精銳部隊只剩下原來的三分之一了,滿打滿算也就五六萬人而已。
儘管緊急將各地的守備團升格為了一線野戰部隊,但是這戰鬥力依舊下降的很厲害。
在這種情況下,徐虎和王戰海請示李國耀,希望可以收縮兵力,轉為守勢。
但是李國耀卻拒絕了他們的請求,反而命令他們繼續向日偽軍的防區發動進攻。
對此徐虎等人都非常的不解,畢竟實力下降之後最正確的選擇就是固守,這進攻是什麼鬼?
而李國耀對此的解釋是,進攻是最好的防守,與其被動防守,不如化被動為主動。
這一招可不是李國耀自己想出來的,而是和三國時期的蜀國丞相諸葛亮學的。
在整個三國時期,尤其是《三國演義》這本小說為例,諸葛亮絕對是貫穿全文的主線。
在赤壁之戰中,正是諸葛亮的出現並幫助孫劉聯軍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自此之後,按照隆中對的方針,劉備西進益州,佔領了兩川和漢中的部分地區,從而順利建立了蜀國。
但是在整個三國曆史的中後期,諸葛亮卻一直的在北伐中原、匡扶漢室,具體到行動就是“六出祁山”。
對於諸葛亮的“六出祁山”,不少人認為諸葛亮這是在掏空蜀國的國力,而且北伐中原根本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戰果,反倒加速了蜀國的滅亡程序。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說這樣的話的人根本就沒有看清楚諸葛亮六出祁山真正的用意,諸葛亮根本就不是為了進攻,而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