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可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4章 鐵公祠,錦衣鎮山河,肥胖的可樂,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難之役。

建文二年,北軍勢勝。先攻取了德州,又直撲濟南。

坐鎮濟南城的南軍統帥,是出了名的廢物書生大帥李景隆。李景隆竟然沒有固守堅城,而是輕敵冒進,派兵出城迎戰朱棣,被北軍打得丟盔棄甲,四散而逃。

濟南城,幾乎已經成為了朱棣的砧板魚肉。

就在此時,一個人站了出來!此人便是時任山東參政鐵鉉!

鐵鉉,河南鄧縣人,洪武年間入國子監,授禮科給事中,不久調任都督府斷事官。他能文能武,每每斷軍中案件,都明察秋毫,處理得當,得到了洪武爺的器重。洪武爺曾賜其“鼎石”二字褒獎。

鐵鉉牢記著洪武帝當年的知遇之恩。靖難之役爆發後,他主動請纓,擔任山東參政,負責為李景隆的南軍督運糧餉,恪盡職守。

李景隆敗逃。擺在鐵鉉面前的,有三條路。第一條路,是投降朱棣。第二條路,是放棄濟南,南逃。第三條路,是繼續堅守濟南,與濟南城共存亡!

第三條路,最為艱辛。圍困濟南的,是朱棣的十萬北軍。城中南軍,卻只有三千。

鐵鉉選擇了最為艱辛的一條路。他收攏殘兵,與諸將歃血為盟,慷慨涕零,表示願與濟南共存亡。

濟南之戰,從建文二年五月打到了八月。濟南城是兵家要地。佔據此地,朱棣進可以南下金陵,退可以劃黃河割據一方。他督促部將們,晝夜攻擊。

鐵鉉這邊,依仗著濟南城高壁堅,拼死抵抗。並出奇兵,趁著夜色派出少數精銳人馬,焚燬了北軍的攻城器械。

朱棣久攻不下急了眼。他聽聞濟南城中,糧草早已耗盡。守城軍民以草根為食。於是乎,他放棄了強攻。射書入城,招降鐵鉉。他希望鐵鉉像河北、德州的守將們一樣,放棄抵抗,歸順北軍。

然而,鐵鉉不信什麼良禽擇木而棲,只信忠臣不事二主!他不為朱棣利誘,反而將城中儒生高賢寧所作《周公輔成王論》綁在箭上,射給了朱棣,勸其效法周公,忠心輔佐建文帝。

朱棣當然不會做什麼周公。他起兵南下,是為了取侄子朱允炆而代之,自己做皇帝。見鐵鉉拒絕投降,紅了眼的朱棣打算掘了護城河堤,以水淹城!

城中軍民很害怕。鐵鉉卻對他們說:“不用擔心,有妙計可破。用不了三天燕王就得退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