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可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5章 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錦衣鎮山河,肥胖的可樂,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鐵鉉的妙計,乃是詐降!

他派出軍民千人出城,迎請燕王入城。並修書一封,請人帶給燕王。信中言道:“奸臣不忠,讓大王風餐露宿,憂心社稷。誰不是洪武爺的子孫?誰不知洪武爺的臣民?我們願意歸附。只是我們東海之民不習兵戈。見大軍壓境,以為是來攻殺我們的,沒有體會到大王安定天下的本意。懇請大王命令軍隊後撤十里。您先單獨入城,我們一定夾道歡迎。”

朱棣似乎是被糊油脂蒙了心。他心忖:探子來報,濟南城內,已無存糧。箭矢也已快用盡。鐵鉉不投降,便是死路一條。如今他投降應該是真心實意的。

於是乎,朱棣竟然照鐵鉉所說,命大軍後撤十里。僅帶三百親兵入城。

鐵鉉早就在城門上安置了大鐵板,等的就是朱棣上套!

朱棣剛進城,鐵板掉落。歷史總是有無數的轉折點,無數的巧合。因為砍斷繩索,放下鐵板的兵士遲疑了須臾。鐵板沒有砸中朱棣,只是砸傷了馬頭。朱棣知道上當,換馬而逃。

事先埋伏好的濟南守軍跳出截殺朱棣。

另一方面,鐵鉉下令收挽吊橋,準備將朱棣變成甕中之鱉。收吊橋的卻是個五十歲的老兵,氣力有限,晚了片刻。眼見吊橋就要被收起,朱棣策馬狂奔。

“嗖!”朱棣換乘的這匹馬立下了大功!它一躍而起,竟然在吊橋收起前的一剎那,越過了吊橋!

朱棣回營之後,惱羞成怒!下令北軍用火炮轟擊城牆。

照這樣下去,濟南的城牆遲早被北軍的火炮轟開。就在此時,鐵鉉機智的讓人將洪武爺朱元璋的神牌懸於城牆之上。

你朱棣不是洪武爺的孝子麼?你出兵南下的由頭,不是為了清君側麼?洪武爺神牌在此,難道你要用大炮,轟碎他老人家的神牌?

朱棣投鼠忌器,不敢再用火炮轟擊城牆。鐵鉉趁機將城牆修補牢固,又不斷派出小股奇兵,出城騷擾北軍。

朱棣圍濟南數月,損失上萬人。將士疲倦,南軍援軍又即將趕到。他憂心忡忡,不知道如何是好。

就在此時,一個人從北平趕到了朱棣的大營中。這個人,是朱棣手下的第一謀士,道衍和尚。

道衍和尚為朱棣獻上一計。繞開山東,直撲金陵城!

朱棣聽從了道衍和尚的計策,繞開了濟南塊硬石頭,帶兵南下,直撲金陵。建文四年,靖難之役結束。朱棣登基,定年號永樂。並下旨:“願與賢臣共治天下”。靖難之役時,效忠建文帝,與他為敵的所有人,只要能夠誠心歸順,他一律赦免其罪。並予以高位。

無數建文帝的“忠臣”們,紛紛改換門庭。這其中,甚至包括南軍曾經的廢物統帥李景隆!

華夏的讀書人,是有氣節的。有兩個人,誓死不從永樂帝。

這兩個人,一個是鐵鉉,一個是方孝孺。

永樂帝讓方孝孺寫詔書。方孝孺寫了四個字“燕王篡位”。

永樂帝問方孝孺:“你不怕誅九族麼?”

方孝孺回答:“誅十族又如何?”

於是乎,方孝孺被滅了十族。

永樂帝派人到山東,將鐵鉉押回了金陵。在暗無天日的牢房之中,鐵鉉痛罵永樂帝不忠不孝。

永樂帝想起當初在濟南城差點被鐵鉉用大鐵板砸死,又聽聞鐵鉉不肯投降,氣的七竅生煙。他來到牢房之中,命人割下了鐵鉉的耳朵和鼻子。煮熟之後,塞進鐵鉉的嘴裡。

永樂帝問鐵鉉:“甘否?”

鐵鉉用盡自己最後的一點氣力,說出了一句振聾發聵,名垂青史的回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

永樂帝嘆了口氣,下令將鐵鉉凌遲。

若干年後,永樂帝年老。他後悔當初殘暴的殺害了鐵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