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三六章 潤物無聲 (中),官居一品,三戒大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歸有光很好奇,但沈就不讓看,鄭若曾也不給看。

鄭若曾不是個不知輕重的人,他沒忘了自己昨夜裡都說了什麼「當然知道沈就的回答,很可能會大逆不道,所以他揣著那盒子,也不敢回家,乾脆讓他連襟,在府衙裡給找號-個院子,鎖起門來不再露面。“什麼東西神神秘秘的?”歸有光小聲嘟囔一句,便把疑問深埋在心底,他知道兩人這樣做,肯定有他們的原因。

時間緊迫,任務繁重,當天晚上,沈就馬不停蹄的奔向了蘇州工學院,在那裡,蘇州研究院兼蘇州工學院的雙科院長,已經迫不及待了。

蘇州工學院,位於蘇州城東南一角的石皮巷,這裡原是小商小販、小手工業者聚居的茅棚陋舍,與外口十全街的顯貴宅院相比益顯破敗不堪,人稱‘破巷”因嫌其不雅,故以拆字法稱‘石皮巷,。

但那都是老黃曆了,這些年蘇州飛速發展,富商雲集,早超過了兩京、杭州,成為天下一等一的風流富貴之地,說是寸土寸金也毫不誇張;那麼多的商號想要進駐蘇州,那麼多的有成人想要城內建業,但蘇州就那麼大點地方,還被‘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古蹟名園,佔了大半,怎麼安排這些剛需,就成了考量蘇州官府的難題。

其實在沈就擔任蘇松巡撫時,便感受到了這種強烈的興建需求,但他對在蘇州大規模改擴建很不感冒,給出了三條批示曰:第一「無論何人、以何種理由,蘇州城古蹟名固不能拆、人文風貌不能改;第二,你情我願才能拆,膽敢以勢壓人強拆者,嚴懲不貸;第三,購置產業請往東去,新建的上海城又大又寬敞,交通條件得天獨厚,各項配套設施世界一流,就不要打老蘇州的主意了。

沈就的想法很明晰,首先隨著上海城的興起,東南經濟中心將毫無疑問的東移,上海會取代蘇州,成為東南乃至大明經濟的領頭羊;雖然蘇州仍會是往內地轉運的重要商埠,但已經沒必要大興土木了……在他的規劃藍圖上,上海作為經濟中心,蘇叫作為人文中心,兩城交相呼應,成為照亮大明的雙子星。

在他看來,作為人文中心,不在於城市有多繁華il而在於底蘊的雄厚和內涵的豐富,所以他對蘇州的願景是,在保持歷史風貌上,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領域下功夫,而不是整日造園建俾!

但他有他的思路,大家有大家的想法,三令五申也沒法阻止各種商鋪、宅院、會所、園墅、館閣,如雨後春筍般在蘇州城中冒出來,讓沈就倍感無奈。其實也不是大家故意忤逆他,事實上,再也找不出比他更有威信的巡撫大人了,只是人都有湊熱鬧的愛好……上海城的美好未來,大家都知道,可人畢竟活在當下吧?有道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止那幾個外國翻譯把蘇州當做天堂,明朝本國的富商縉紳,也迷戀這天下第一等的風流富貴之地。

而且上海城本身的吸引力還是欠佳,畢竟是個新興的港口商貿城市,人流巨大、魚龍混雜,最不缺的是亡命之徒,最缺少的是那份高貴的底蘊,這讓喜好享受的大明貴人們,在做選擇時一點都不困難。

對此沈就也沒什麼辦法,他就是權威再強,也不可能派人在街上盯著,誰蓋房子就抓誰,只能反覆重申禁令,並祈黃不要出什麼亂子。

但亂子該出一定會出,而且就出在了這石皮巷。方才說過,這一代是小商小販、小手工業者聚居的棚戶區,原先財主們是不會涉足的,可蘇州城的地方有限,在連番興建之下,好地皮早已告罄。一些有眼光的大家戶便盯上了石皮巷、相王弄一帶的貧民區……這裡的地價比別處低了數倍也無人問津,不過是因為環境不太好,沒人願意在窮人窩裡住下而已。

可若是逆向來看,如果把窮人都遷出去,把這片城區重建,再改造一番,定然立馬連翻帶滾的升值,保準賺得盆滿缽滿,想想就讓人激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塵如夢

陳小愚

望闕臺

冬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