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六章 天生大廚,一品江山,三戒大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是三郎一直在忙活,沒看到罷了。

在兒子們的注視下,他夾一筷子黃瓜片,送入口中一嘗,頓覺又脆又嫩、清香滿齒,竟被感動的熱淚盈眶……這讓他想起在京城時,被富裕的同學請去大酒樓吃的炒菜,雖然各方面都有所不及,但考慮到出自一個十歲孩子的手,顯然已經是個奇蹟了。

“爹爹,你咋哭了?”小六郎好奇的問道:“不好吃麼?”

“好吃,好吃,太好吃了。”陳希亮擦擦眼角,朝兒子們不好意思的笑道:“沒想到能嚐到汴梁的味道……為父有些感慨了。”

“呃……”三郎有些搞不懂,不就是炒了幾盤破青菜……而且油溫達不到,『色』澤、味道、口感都極其一般,怎麼便宜老爹跟吃了‘黯然**飯’似的?

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子女做飯,父母如此幸福’?也不像啊,陳希亮似乎只是對菜品有感而發……想到中午,三個兄弟也是讚不絕口,說從沒吃到這麼好吃的東西,他覺著,這裡面一定有原因。

調動深處的記憶,他驚訝的發現,在三郎生命的十年中,竟然一次炒菜都沒吃過。在三郎的印象中,做菜便是煮菜,因為只用煮和燉的……

他猜了個**不離十。炒菜並不是自古就有的,在六朝以前基本的烹飪方法和後世的歐洲差不多,直到宋朝才有炒菜,但在北宋,這被當作一種獨門絕技敝帚自珍,僅限於頂級的廚師掌握。或者說,誰會炒菜,就是最頂級的廚師,都被汴梁中的大酒樓、達官貴人們寶貝似的捧著……南渡以後,才慢慢在民間流傳開來。

因為宋代飲食的最高境界,講的是‘『色』、香、味、形、名’俱全,但凡能跟這五項都沾邊的,便可稱為名菜了。

在所有烹飪方式中,無疑只有炒法能輕易實現前四項,而前四項有了,自然有無數『騷』人爭著奉送第五項。

所以炒菜這門技術,就像所有頂尖的技藝,嚴守著傳男不傳女的信條,僅限於京城的廚師世家掌握,也許成都也有三兩個能炒菜,但像青神縣這樣的小地方,是決計不會有的。

因此現代人到了宋朝,其實最理想的職業,就是廚子……

~~~~~~~~~~~~~~~~~~~~~~~~~~~~

感動了好半天,陳希亮才擦擦淚,問三郎道:“你怎麼會炒菜呢?”

“呃……”三郎心說:‘我怎麼就不會呢?’當然,還得一臉茫然道:“也不知怎麼著,就會了呢。”

“看來真有傳說中的無師自通……”陳希亮不禁感嘆,後半句卻沒說出口:‘莫非我兒註定是個廚子?’

吃完飯,天也黑了。陳希亮到處找物件找不著,隨口:“誰見油罐子了?”

“在廚房。”陳忱說著,跑去拿回個陶罐兒來。陳希亮開口一看:“怎麼少了一塊?”

“被我炒菜用了……”陳恪又是沒想到,宋代的植物油竟也然是燈油,有些惴惴道:“很貴麼?”

“一百文一斤,七十文一罐,能用五天,算是很便宜了。”其實本可以用八天,但陳三郎油煎油炒的,一下就用掉三天的量。雖然對一頓飯吃掉這麼多油,很是肉痛,但陳希亮一點沒表現出來。在他看來,孩子能主動承擔家務,就是責任心的體現。往大里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所以只應鼓勵,而不能打擊。

陳希亮把燈油注入油燈中,再用灶中的餘燼點亮燈芯,屋裡便生成一團橘黃『色』的光。他坐在燈下,開始檢查孩子們的功課。

先從小的開始,六郎的課本是《雜字》,這是孩童啟蒙的識字讀本,與後世宋明時,以《三字經》、《千字文》,這些一上來就灌輸禮教思想的教材,為孩子啟蒙不同,宋人是用《百家姓》和《雜字》的,因為讀書識字,雖說以科舉為最高目的,但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塵如夢

陳小愚

望闕臺

冬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