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零章 秋 (下),一品江山,三戒大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拿著那套在春秋行不通的東西,放在千年以後,難道就能行得通了?
程朱理學的謬誤之處就在這裡。他們罔顧事實,不在現實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龘法,而是在古人的書籍裡找註解,找答龘案。什麼事都要看古代先賢是怎麼解決的,然後照搬就是。
這一套顯然是行不通的。
朱熹陷入到這個怪圈中,無可厚非,因為他終究不是老龘子、孔子、亞里士多德那樣的真聖人,只能算是大學問的賢人。
他無力開闢出正確的世界觀,自然也就發展不出正確的方龘法論。他的世界觀,其實是來自於周敦頤,而周敦頤的理論根基《太極圖》,是源自陳摶老祖的《無極圖》,從那裡確立了天人感應,格物致知,存天理,滅人慾等等理學主張的源頭。
而‘太極’玄之又玄,根本就是不可認知的,所以他研究來研究去,都究不出這個理之所在。最後只能借用了佛家的那套修行方龘法。因此理學其實是糅雜了佛道的實用主義儒學。這就註定了它會沾染上佛道的消極主義和封閉主義,最終變成一種禁錮。
~~~~~~~~~~~~~~~~~~~
陳恪要做的,便是樹立另外一種世界觀和方龘法論!
回到《中庸》首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陳恪的解釋為‘理性是人類的天性,透過理性的思考,可以發現道,聖人以此探求大道以教化萬民’。
他將‘天命’解釋為‘道’,道者,絕對真理和客觀規律也。他說這個世界便是在絕對真理和客觀規律之下執行的。真理和規律,隱藏在表象和事龘件之下,規矩著事龘件和表象的發展。所以認識真理和規律,就可以預見事物的變化,把握正確的方龘法,即所謂‘明心見性’,然後可修齊治平也!
真理和規律是可以認知的。修道,就是認識真理和規律的過程。而修道的方龘法,便是‘格物’。
對於‘格物’,陳恪與朱熹的說法基本相同。他說‘知在我,理在物’,連線物我方龘法就是‘格物致知’。
他們同樣訓‘格’為至、為盡,至:謂究至事物之理。同樣訓‘物’為事,其範圍極廣,包括一切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亦包括心理現象和道龘德行為規範。
‘格物’就是窮盡事物之理。認為上至宇宙天地,下至微小的一草一木一昆蟲,皆有理,都要去格,物的理窮得愈多,我之知也愈廣。由格物到致知,有一個從積累有漸到豁然貫通的過程。
要貫通,必須花工夫,格一物、理會一事都要窮盡,由近及遠,由淺而深,由粗到精。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節次第,重重而入,層層而進,以求道理。
所謂‘窮理須窮究得盡,得其面板是表也,見得深奧是裡也。’人們必須經過這樣由表及裡的認識過程,才能達到對理的體認。
以上的方龘法論,基本上都是朱子觀點,陳恪幾乎原封不動的照搬。但在不同的世界下,此方龘法論便與程朱理學有了分際,變成了‘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運用理性思維,從現象中昇華出理論,以實踐檢驗理論。經過這樣的過程便可得一理。’
當你通曉萬物之理後,便可從諸多理中,昇華出道。
當你認識了道,則萬事萬物在你眼裡都沒有秘密,你便成了道。
則惟天下至誠,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贊天下之化育;可以贊天下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
陳恪的這套學說,因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問世便顯得精緻完整,令人信服。
加之他已經樹立起經學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