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四八章 春 (下),一品江山,三戒大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這麼大的國家,不可能只圍繞帝王家事打轉,這個春天裡,還發生了很多很多事。

首先是經過激烈的爭吵,河工大方案終於確定下來——在趙宗績、歐陽修、陳恪等人的反覆強調下,大臣們終於認可了,黃河之所以常常決口,是由於過多的泥沙沉澱在河身之中,使河水愈來愈淺、河床愈來愈高所致;若聽任黃河下游分作北流、東流兩股,則兩股河水的流速必然都較緩慢,泥沙的沉澱必然就越多,災禍由此生焉。

因此,最坑爹的二股河方案被廢了。但趙宗績一派堅持的黃河北流方案,卻不可能成行。一來,牽扯到對遼國的防禦,宋朝的君臣無論如何,也不敢與契丹人共有天險。二者,黃河北流,還會導致汴河缺水,危及京城漕運,所以就治河來說,最正確的北流方案也被否決了。

於是堵塞北流,全力疏浚東流,便成了唯一的方向,但具體如何施工,還是免不了激烈的爭論。

這時候,趙宗績的援軍到了——嘉佑二年的進士們,終於結束了三年外任,大批官員回京任職……有的是透過了館閣考試,有的是直接被調回京城,在各部院任職。

這些回京官員的人數在七十八人,創下了歷屆新高。究其原因,一來得益於歐陽修當年貶抑太學體,確實為國家選撥出了一大批人才。二來。是官家和富相公有意而為之……

這些人裡,大半出自於嘉佑學社。雖然其中有一部分趨炎附勢。投入了趙宗實的懷抱。但大部分人還是選擇支援趙宗績——這自然離不開章敦等人多年來的積極奔走聯絡,把他們大都發展成了新學黨人。

對於自己的地裡。長出了別人的莊稼,陳恪也只有採取默許的態度,誰讓他也是嘉佑二年進士,哪有資格讓同年投靠?

反觀人家王安石,是嘉佑二年會試的主考官,雖然宋朝嚴禁搞門生、座師那一套。但陳恪他們誰私下裡見了他,不得尊敬的稱一聲‘老師’?

而且王安石養望多年,已經到了厚積薄發的時候。他的新學不僅已經體系完善,在政務上也大有建樹。

在地方上時。他無論何處為官,都能治理的五穀豐登、夜不閉戶,還大膽創造了‘青苗錢’、‘水利法’等善法,為百姓所感激,為公卿所稱讚。每每離任時,必有萬民相送之景。

到三司才半年時間,王安石又說動朝廷,推行了茶法改革。

以往朝廷對茶葉採取包稅制,將專營權賣給大茶商。大茶商們包了茶葉銷路,不論茶葉質有多次。甚至摻上草葉作假,也不愁銷路,因為百姓從別處買不到茶,自然只能高價買次茶。

這樣的結果,就是百姓受損,朝廷捱罵,全便宜了那些大茶商……當然,也肥了有司的官員。

如今在王安石的推動下,官府廢除了榷茶之法。改向茶場收取茶稅,允許百姓可以南來北往,自由販運茶葉。結果半年之內,茶葉的價格跌落了一半,質量卻比原先好了太多,銷量自然激增。

而朝廷的茶稅,居然比原先包稅時,多收了五倍。從二百萬貫,直接漲到九百八十萬貫!令官家和相公們對王安石刮目相看!

雖然言官們彈劾他對茶場盤剝太重,但趙禎命人走訪京畿、湖南一帶的茶場,茶場主們卻普遍反映,現在的負擔比原先輕多了,可見茶稅改革的必要性。

自然,大茶商們都恨不得扒了他的皮,那些指望著茶商孝敬的官員,也氣得直罵娘。

但從監牢中放出來私茶販子,感激王安石,他們到處傳頌他是聖人再世;年輕的官員們更是佩服王安石,認為他有不畏強權之心、迴轉乾坤之力。這讓章敦的工作異常簡單,幾乎不需要多費口舌,就能讓那些嘉佑學社的同年,加入到新黨行列,共創中興大業……當然,陳恪畢竟是嘉佑學社創始人、那一科的狀元、以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塵如夢

陳小愚

望闕臺

冬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