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章 別讓人找見把柄,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策,船主自海州出港的時候,可以多報一點食水食糧所佔的艙位比重,再多報一點船員數量。等到了島上,卸下一點食水食糧,讓多餘的船員登岸,暫時躲在庫房裡,如此,多少能騰出一點艙位來的夾帶少許私貨,只是夾帶不多而已。”
“我明白了。我原來還在思量,這麼多倉庫全裝走私貨,官府能容忍稅收流失嗎?原來……也就是說,這片倉庫群平常該藏著五百人上下?”
“哪能啊?”,廖五也不隱瞞:“人如流水,今天來明天去,哪能一下子存下五百人——這貨棧平常看守之人有兩百號,另外姑爺還裡面辦了兩個加工作坊,僱了大約有六十名夥計,加上姑爺身邊四十個貼身護衛,合計三百人上下。剩餘的空房間,能存兩百人已經不錯了。
哈哈,姑爺心不狠,常說:有這份收益已經足夠了,施家是外來戶,崛起與海州,不遭人記恨,別讓人找見把柄才是上策。”
時穿點頭讚賞:“沒錯,要想生意長久,有時候忍受一些小損失才是必要的,怨不得海州人人都稱讚你家公子精明……忘了問了,你家公子姓什麼叫什麼,等會我該如何稱呼?”
廖五咧嘴笑了:“人人都以‘施家姐夫’來稱呼我家公子,那是因為我家公子對名姓向來太在意,他說:自己乃流浪之人,如果有個孩子,那麼重視一下名姓,讓孩子有個祖宗歸屬,倒也無妨,如今嘛……他就不必在意這姓氏了。
當初來我們施家的時候,公子說他以海為家,乾脆就姓海吧,也正是如此,成婚後大小姐才跟著他來到海州。自大小姐過世後,海公子已經忘了自己的姓氏,你便稱呼他海公子他也答應,稱呼他施家姐夫他也沒意見,姑爺挺和善的一個人,好相處。”
遠處那座臨海的建築越來越近了,那是一座長條形的小二層樓——時穿從望見這座樓起,心中的警鐘響個不停,他止不住的詫異與震驚,不自覺的將身體繃緊了。
這座建築完全用巨大是石料建成,怪不得當初施衙內看到時穿擺弄石料來改建自己的屋子,一點都不覺得詫異,原來他早在自己姐夫那裡見識了……然而,這座建築更讓人震驚的是,它居然是一座仿西式建築:門前帶著大塊的綠茵草地,以及巨型廣場。而建築物本身則帶著巴洛克味道:巨大的石柱從地到天;寬大的窗戶足足三米高;能夠容納兩輛馬車並行的門道,以及石料做成的雕欄……
它的主體建築雖然只時座二層樓,但卻建立在一座巨大的土基上,加上那些刻意修建的附屬裝置,使得這棟建築有了一種宏大的感覺——佛廟道觀的正殿,都不曾給人如此大的壓迫感。
大門前是一層層高高的臺階。臺階側方修建著彷彿酒店門前的行車道,因此,時穿等人的馬車駛上緩坡,直接停在了樓門口,此時樓門大開著,門口站了兩隊身穿白衣,迎接車隊的僕人——這情景似乎在西方電影中常見,儼然一副中世紀西方貴族的模樣……
哦,時穿似乎記起來了,如今正是西方的中世紀,這年代,大約正是獅心王與查理大帝準備十字軍東征的年代,似乎巴洛克建築也正是這時代開始興起的。
廖五顯然很得意時穿震驚的態度:“長見識了吧,我初次看到這座樓,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時穿這時已心有感悟,他平靜地追問:“這座建築是海公子親手設計的?樓房的風格如此獨特,難道就沒有人好奇一下?”
廖五咧嘴:“時大郎恐怕沒有去過泉州吧,來海州之前,我曾陪著大小姐與公子去泉州轉了轉,那裡可是什麼樣的建築都有,你沒有見到泉州胡寺二十米高的門牆,充滿……海公子說那是阿拉伯風格。”
時穿想起來了——稍後,當金人入侵滅了北宋,蒙古入侵滅了南宋的時候,海州、泉州、廣州等這些口岸城市,都遭到過徹底的搶劫與焚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