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2章 真實的武松武二郎,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完,禮部小吏揚長而去,把時穿以及眾舉子晾在門外。
唉,爸爸是李剛,開車撞死人;爸爸是蔡京,丟命又丟官——這就是大宋。
一國首相也能因為管教不好孩子而丟官。
怪就怪咱皇宋朝那群紅了眼的御史個個擅長批評,從不覺得這種批評是“不顧大局”,這不,“大局”就是時穿只能乾站在禮部衙門口,衝衙門發呆了,他們就一點不在意?
京城消費多貴啊,多耽誤一天,時穿要多花多少錢呀?
這樣的大宋,果真是“弱”宋——貪官汙吏們在百姓面前太軟弱。
“確認舉人身份,手續很複雜嗎?把解元公等人的身份確認一下,我也算完成了本次護送任務,大家各回各家,多好的事情啊花不了幾分鐘的”
黃煜咳嗽一聲,解釋:“長卿,我等剛剛進去問了,如今相權更替,京城亂成一團……最主要的是:本界科舉的主考官沒了。唉,果然像你說的,本次科舉真是多災多難……”
時穿無奈的接過黃煜遞過來的邸報,感慨一聲:“罷了,只能等下去了。哦,不僅我們要等待,幾十萬全國各地來的舉人也不得不在京城苦候——這可是一個城市人口很少達到二十萬的時代啊。
就在這個時候,運河封凍了,京城絕糧了,物價飛漲,鬥米已達到了七十文,這種物價……咦,原來武松真有其人,原來武二郎根本不是山東好漢,也不是個一怒就不分老幼無辜,動輒殺人全家的‘好漢’……”
黃煜點頭:“武提轄確實有恩有義。”
當官的誰不希望自己提拔一個人,獲得此人無條件的效忠,所以朝堂上下對武松此人評價很高。邸報上,杭州通判送來的文書中,對武松也多有讚賞,甚至還談到杭州百姓安葬武松的義舉,把場面描述的非常感動人心。
“打虎將武松不是山東的武二郎,從來不曾加入梁山……果然小說不能當歷史看”,時穿喃喃。
“對了,剛才在禮部院內,有官員聽說咱們從東線進入汴梁,因而錯過了海州解差,曾詢問我們微山湖中梁山賊的動靜,傳言那裡隱秘著三十六匪,縱橫山東無人能治……”
時穿衝黃煜翻了個白眼:“誰說我們曾經過微山湖?”
黃煜尷尬的一笑:“那群梁山水寇曾於教匪叛亂的時候,入侵過海州,聽說我們是海州來的舉子,禮部官員隨口問了一句,有多嘴的便說我們曾在微山湖上看到過湖匪。”
時穿失望的搖搖頭:“禮部官員知道了,那還不等於天下人都知道了,誰捅的簍子,誰負責填坑。”
黃煜輕輕搖搖頭:“劉旭劉亞之昨天也到了,他們是順著大運河一路北上的,我們不與他們同行,有些事情瞞不過的……那位多嘴談論微山湖的人,受到諸位同行者的駁斥,禮部官員倒也沒多問——剿匪這種事,一向歸樞密院管,禮部官員也就是當作談資隨口問一下而已。我是聽你剛才嘟囔梁山,這才告訴你一聲。
你放心,禮部官員雖然迎來送往,但這樣的事情,他們頂多當做一個笑話,不會亂說的。”
時穿微笑了一下,隨口問:“劉旭他們……”
黃煜趕緊補充:“徐州通判已開始彈劾,說是舉人們在蔡大官人坐舟附近‘聚整合市,白日賄賂’,那些舉人紛紛自辯,說自己不曾賄賂過蔡大官人……你不知道吧,蔡大官人是趁夜悄悄起航的,他知道徐州通判比較耿直,所以不曾在徐州停留,據說他也拐上了微山湖,距離我們不過是一天的航程。”
黃煜說著,招呼路邊的轎子過來,自己一邊上轎一邊繼續跟時穿談論。宋初,曾規定轎子只能又年老體衰的官員,以及丞相乘坐,但現在,由於整個大宋缺少馬匹,轎子開始普及起來,連市井百姓有三兩錢,也開始享受過去的“宰相待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