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2章 真實的武松武二郎,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32章真實的武松武二郎
第232章真實的武松武二郎
這樣一來,共同上京的二十名舉子當中,除掉部分年少輕狂的富家子弟,大多數人因為自己分享了一些剿匪收益參與了分贓,即使有心炫耀,也會省略部分重要的事實,比如時間地點等關鍵資訊。而更有甚至,會在談論此事時故意歪曲……
如此,因為大家口徑不一致,於是,這段湖上遇匪的經歷,傳到別人耳中就非常玄幻,非常仙魔,其中還有多少可信的成分,就大大令人懷疑了……嗯,想要把一棵樹隱藏起來,最好的辦法就是隱藏在森林裡;想要把一段事實隱藏起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所有參與者都一起“編制”事實。
於是,一路上時穿反覆加強這個概念……哦,誤導舉人們。他不斷的恐嚇與威懾,讓舉人們擔心把真實情況說出來會影響仕途、影響家人,會引來匪人報復……等等。於是……
等過了微山湖,河道開始變窄,如此一來,舉人們坐舟後面拖的兩艘中型客船,就讓行程變得緩慢而難以忍受,在一個神不知鬼不覺的夜晚,時穿將繳獲的兩艘中型客艙變賣出去,自己再添一點錢,給船老大留下三百貫的收益,每位舉人公另外獲得了八十貫,於是,微山湖遇匪事件便徹底成為一個傳奇,船上的人不僅再不談論自己當時的神勇,彷彿連自己曾經透過微山湖都要否認了。
就這樣一路搖盪到京城,黃煜與凌鵬兩解書生去禮部投了帖,此時海州的解差還沒有到,禮部正鬧成一團粥,根本顧不上接受舉人檔案——有傳言蔡公相家人沿路招搖,收納舉人的賄賂,聲稱要給舉人在科舉中行個方便,徐州通判因此怒而彈劾,但蔡公相矢口否認自己有這麼一位親戚。
御史臺跟蔡京為這件事打成一團,正在此時,蔡京的長子蔡攸卻在背後捅了父親一刀子,他匆忙上書認罪,承認自己管教家人不嚴,致使家人胡作非為——蔡家族氏如今的當家人是蔡京,嫡長子蔡攸服罪,等於說:咱爸確實不地道,咱厚道,也覺得看不過去。
這下子,蔡京囧了。當他正在努力想辯解時,蔡京的另一個兒子、杭州知府蔡鋆被刺,這讓蔡京雪上加霜——蔡鋆倚仗其父的權勢,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聲載道,人稱蔡鋆為“蔡虎”。
而前任杭州知府高權曾提拔一名浪跡江湖的賣藝人,此人“貌奇偉,嘗使技於湧金門外”——他名叫武松。杭州知府高權見武松武藝高強,人才出眾,遂邀請入府,讓他充當都頭。不久,因功被提為提轄,成為知府高權的心腹。後來高權因得罪蔡京,被奸人誣諂而罷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趕出衙門。而繼任的新知府是太師蔡京的兒子蔡鋆。
蔡鋆繼任後,硬說前任高權虧空了公款,扣住高權家眷與行李,日日煎迫,聲稱追討前款。從不曾到過山東、也從不曾加入梁山的“杭州好漢武二郎武松”見到恩主受人逼迫,心中怒火萬丈,便身藏利刃,隱匿在蔡府之前,候蔡鋆前呼後擁而來之際,箭一般衝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數刀,當即結果了他的性命。官兵蜂擁前來圍攻武松,武二郎終因寡不敵眾被官兵捕獲。後慘遭重刑死於獄中。當地“百姓深感其德,葬於杭州西泠橋畔”,後人立碑,題曰“義士武松之墓”。
蔡鋆死後,州通判為前任高權以及好漢武松抱屈,上書彈劾知州大人,再加上前段時間教匪叛亂一事,蔡鋆成了“激起民亂”的罪魁,這更加坐實了蔡京治家不嚴的罪名,於是,蔡京二度罷相……
東京汴梁城禮部大門口,時穿面對禮部官員有點發呆,那位禮部官員可不管時穿的態度,他揚著眉,不耐煩的介紹完情況後,一指大門外,說:“知道了嗎?現在朝廷沒執政,不過這種事不會持續多久,先回去,等朝廷任命了新執政,咱們再接收各地舉子。”
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