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1章 打仗不再靠拳頭了?,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401章打仗不再靠拳頭了?
第401章打仗不再靠拳頭了?
最初,濃煙剛飄起不久,江面上隱隱約約傳來打雷一般的聲音。這打雷聲接連不斷響成了一片,滾滾的濃煙反而被人忽略了。
古人並不知道光線傳播比聲音快,他們先看到煙火,然後聽到雷聲,卻並沒有把這二者聯想到一起。這煙火有可能是拔頭水軍戰船被焚燒而產生的,當然,也可能是方臘水軍的船隻焚燒而形成,不過,因為大家都見了方臘水軍出營時的威勢,所以後一種想法只是在腦海中轉了轉,卻覺得絕無可能。
其實,宋人是最早知道光線的“小孔成像作用”,著名文學家蘇軾曾發現了小孔成像以及銀版固定影像的現象,如果蘇軾不是被貶謫,導致他的學問在宋代不被尊崇,也許照相機已經相片會在宋代被髮明出來,也許中國會提前發現某些光學理論……但這個時候,眾人都在憂心忡忡的望著下游。
接下來,濃煙不僅沒有飄散,反而不斷有新的火柱飄上天空,在此期間,隱隱的雷聲一直響個不停。等到了傍晚,火光越來越亮,下游方向已經紅透了半邊天,在暮色中,那片火焰比晚霞更明亮。
方臘水軍出陣的時候,那龐大的數量嚇壞了所有人,這時候大多數人都不敢猜想勝負的結果,只是希望海州水軍方面不要損失的太慘。此刻,眼見得暮色蒼茫,江面上的雷聲還響個不停,太尉譚稹嘆了口氣,豎起大拇指誇獎:“海州軍真是頑強啊,都打了一下午了,雖處劣勢,居然還纏鬥不休。嗯,看來,方臘軍不可避免地要被拖入了夜戰,但願夜戰能有轉機……至少,他們能多逃出幾艘船來吧?。”
在場的將領中,多數都見識了方臘水軍出動時那浩大的隊伍,這時候,眾人都猜測海州雷火兵是處於下風。然而,一直處於逆境的隊伍,面對如鐵壁銅牆一般推進的巨船,鏖戰半日猶在堅持戰鬥,而且把戰事拖延到了晚上——這支隊伍該有多頑強啊。
這一刻,眾人雖然都未見過海州雷火兵當面,但都不由自主的在心中默默向這支隊伍致敬。
真是頑強啊
因為最後的戰況不明朗,童貫等人一直放心不下,眾將聚集起來一直未解散,就枯坐在帳中等候最終結果。傍晚時分,方臘水軍部分的戰船零零星星的返回,但這些戰船都是小型戰船,並不是戰事的決定因素,這讓大家對戰況的判斷依然摸不著頭腦——雖然返回的戰船全都是一副慘遭極度蹂躪的模樣。
童貫在帳中一邊指揮江寧府殘存的水軍人員冒險過江,打探下游的戰況,一邊感慨:“沒想到海州雷火兵如此強悍,大約,摩尼教教匪也吃了不少虧,瞧他們的小船一副慘樣……可方臘水軍的大船在那裡?他們的巨型樓船、艨艟、鬥艦、大海鰍……怎麼都沒見返回?”
童貫這座軍帳就紮在江岸的大堤下方,大堤上時不時有了望的軍士下來,彙報方臘水軍的情況,方臘軍戰敗的船隻入營,全在岸上的監控下……當然,如果他們朝江北岸衝過來,童貫也有足夠的逃跑時間。
因為方臘水軍的空群出動,整整一天江面上幾乎沒有漁船,只有江水滔滔不停地向下奔流,所以,這時候方臘水軍的一舉一動都特別明顯。譚稹側耳傾聽著夜晚的風聲,風聲當中,那隱隱雷鳴聲依舊響個不停,而且有越來越清晰的傾向。太尉譚稹閉上眼睛,想了想,插話說:“海州雷火軍真是堅韌——他們還在打。”
這種堅韌讓戰士們肅然起敬。
現代歷史教科書用他百分之九十五的不可信度敘說道:宋代是一個軟弱的王朝,俗稱“弱宋”——然而,據統計,宋代對外戰爭的勝率超過百分之七十,等同唐宋兩代的總和。
這種勝率就是依靠決定的堅韌取得的——兩宋時代,宋人軍事方面有天生缺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