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7章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們肌肉僵硬,平常熟練的裝填動作都出了問題,很多人死硬的搬動炮口,意圖讓炮口轉個方向,以便適合裝填……
“全體都有——立正”炮艙指揮官見到時穿到來,一聲吆喝。多年以來養成的條件反射,立刻讓士兵們觸電般跳起,原地站的筆直。
時穿站在原地回了一個軍禮,而後緩慢而堅決的喝令:“裝填第一步驟——”
炮手們站在原地,身子挺得筆直,背誦:“解除炮身固定裝置”
“照著做”,原來的炮艙指揮官大喊:“一邊做一邊大聲複述步驟”
炮手們機械地喊著:“……清洗炮膛,根據射程確定裝藥量,填裝火藥,填裝……”
人在恐慌時,大聲把自己動作喊出來,果然能舒緩情緒。炮手們這會兒的動作雖然機械與呆板,卻不再慌亂與茫然。
海上炮擊跟陸地上炮戰不一樣,在計算機、光學測距儀出現之前,基本上不存在瞄準的需求。
大帆船時代,大多數炮位都在船腹之中,船腹內空間狹小,到處都是炮彈火藥,這時候使用活動式炮架,雖然可以讓炮口小幅度仰抬而延伸射程,但活動式炮架比不上固定式安全,一旦反覆炮擊,炮架活動部位損壞或者鬆脫,強大的後坐力會讓炮架炮身在船腹內飛舞,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更況且,海面上波濤起伏的,浪峰與浪谷之間相差半米,已經算“平靜的海面”了——而這種相差將造成炮位落差至少有半米高低,這種誤差使得任何精確瞄準的努力都成了笑話,所以直到二十一世紀的海上炮戰,所依靠的還是由計算機計算出來的“矩形火力方陣”來覆蓋對方艦船所在區域。
知道海上艦炮的發展方向,時穿並沒有在瞄準技術上多費工夫——海面上沒有參照物,沒有光學瞄準儀在手,大家還是樸樸實實的採用“抵近射擊技術”更實用。所以時穿整頓好船腹內的秩序後,讓各個炮長回到自己的戰鬥位置,而後透過懸視窗,觀察著對面火船的距離與速度。
覺得位置恰當了,時穿大聲發令:“一號炮,開火。”
一號位炮長立刻大聲重複時穿的命令:“一號炮,開火”
話音剛落,他從旁邊的火爐上抽出一根燒紅的火籤子,很很的紮在火炮的火藥池上,又閃電般的鬆開了手。
“轟隆”一聲,炮口冒出一團火光。
很好很好,能把火炮打響,這就是進步——這是火炮第一次運用到軍事戰場上。
緊接著,隨著炮聲,一團濃烈的白色硝煙噴出了炮口,強大的後坐力將炮身推離炮窗,順著斜坡形的緩衝軌道滑動著……隨即,跑組的裝填手立刻拿出長柄毛刷,蘸著水伸進了炮膛,熾熱的炮膛發出吱的一聲,裝填手快速的抽出毛刷,又蘸了點桐油,將毛刷伸進炮膛。
這次,炮膛依舊發出吱的一聲,等裝填手抽出毛刷後,輔助炮手立刻將棉紙包裹的整包定裝火藥填進炮膛,一眨眼的工夫,裝填手已扔下了毛刷,跟著輔助炮手後面,將一片毛氈填進火藥包後面,然後用鏜棍夯實火藥……接下來,輔助炮手向炮膛內填進一枚鐵彈,裝填手再度用毛氈塞緊炮膛固定炮彈,並夯實膛中的火藥。
一號炮位忙碌這些的時候,二號三號炮位相繼開火……等一號炮位重新推動火炮,讓炮口再度伸出炮窗,並大聲彙報“一號炮復位“後不久,二號炮、三號炮也相繼喊起來“復位”聲。
隨即,時穿下令:“一號炮,開火。”
快帆船隻安裝了五門炮……當然,它最終炮位有十二座,可現在還不是全部安裝火炮的好時機。
透過舷窗可以看到,這一艘戰艦的炮擊並不準確,但三艘戰艦,總共十五門九磅火炮封鎖這狹小的港灣出口,炮火連綿不斷的,居然打出了彈幕效果,只見一枚炮彈落入海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