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3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州宋昭剛剛進入海州,身上的塵土尚未洗盡,立刻投帖白虎山時家,聲稱要去拜訪,隨後聽說這件事時穿是參與者,市舶司官員已經許可了,他無可無不可的採取了預設態度——於是,海商居留期限問題解決了。這就等於鬆開了海商最後一道枷鎖。
至於武裝魚炮問題,時穿在這裡打了個馬虎眼,官員們望文生義,以為既然名之為“魚炮”,就是一種類似漁網魚叉的捕魚工具,隨即下文容許海船裝備——李星主製作的武裝商船,火炮平常是隱藏在穿體內的,唯有交戰的時候,開啟炮窗才能呈現出魚炮的正面目。受了鉅額賄賂的巡海水軍以及市舶司官員睜隻眼閉隻眼過去……
經過小半個月的折騰,海州商船隊邁過了最後一道門檻,組建完畢。這時候,白虎山時家也傳來訊息,原來,新來的知州宋昭曾是嘉興時氏族學裡出來的學子,其家貧無力僱用教書先生,時河容許其進入族學免費就讀,等其中舉後,還出錢資助他上京趕考。這些年來宋昭奔波官場,一直沒機會感謝嘉興時氏,上任前聽說時河一個兒子遷居於海州,加上時穿在海州的勢力不可小覷,所以一上任就投帖拜訪……
既然知州都是自家人了,那還有啥好說的。
接下來的日子,時穿忙著嫁妹妹,宋昭忙著在白虎山安置自家家眷。黃娥出面與施衙內監管海商公會的運作。隨著公會購買的千料大船一艘一艘的到港,海州海貿商品的價格自然而然的穩定下來。
千料大船意味著它有五百噸的排水量,這種巨大的海船,已經是四百年後,大航海時代的主力戰船了。然而,它也不過是普通宋船的體積而已——現代打撈出水的“南海一號”證實了這一點。
接下來是等待季風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航海工會的股東們紛紛招聘船員,訓練水手與炮手、操帆手,時穿也順帶著將錦繡巷交易所整頓一番。他深知貪多嚼不爛的道理,海州錦繡巷交易所決定只對八宗貨物進行大宗交易,分別是:瓷器、絲綢製品、食糖、玻璃、棉麻紡織品、鐵製物品、香料、糧食。
海州城是大宋規定的六大茶----悠飲著一杯葡萄酒,感慨:“不知道咱家今後出產的葡萄酒,能否比這個強”
時穿感慨完,將那杯葡萄酒放到一邊——這時代的葡萄酒還沒掌握脫糖技術,存放久了的葡萄酒有點酸澀,口感很不好。
把杯子推到一邊,時穿轉身詢問管家穆順:“如今是建立制度的時候,以前咱們是放羊式管理,今後,既然左斜街、錦繡街工程全部完工了,咱就要盤點一下家底:咱們名下有多少工人,多少莊丁,多少店鋪……好吧,我其實想問的是,咱手下有多少可供使喚的人手。”
穆順恭敬的回答:“東主,咱先說一說城裡:城裡左斜巷上,經過兩年的填海造田,咱現在已經擴充套件了左斜巷碼頭,連市舶司衙門也有意搬遷到左斜巷,但我拒絕了,按東主的意思,我們在錦繡街幫市舶司購買了一個地盤,蓋不蓋衙門,由他。
細論起來,隨著咱們的填海工程結束,左斜巷的花膀子人數有點富裕了:如今咱們名下有兩千一百名在冊的花膀子,因為碼頭上設立了很多新式搬運機械,省工省力,所以小老兒測算了一下,咱最多留六百名花膀子已經夠了。這還要包含百餘名留在碼頭上,看守各個倉庫的人手——因為填海造田,咱們左斜巷新近擴充套件了二十畝田地,按東主的吩咐,我們那三座大庫房已徹底完工,那處花膀子會所也建好了。小老兒琢磨著,每座庫房三十人輪流值守,再給花膀子公會留點人,應該足夠了。剩下的人手如何安置,千多號人啊,東主可有計劃?”
第353章我的地盤我做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