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3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約只有過去海公子名下的水手懂得操縱……”
說到自家姐夫,施衙內踏前一步,驕傲的挺起胸來:“諸位,你們只想到用自家水手操縱這些船,難道沒有想過僱用胡人水手嗎?我聽說廣州杭州泉州那裡,因為海船進港的日漸稀少,許多長期居留的胡人水手找不到活,那些胡人水手,有些已經在我皇宋居住了兩三代,僱用他們下南洋,留他們的家眷在國內,利用他們的語言特長與當地人交涉,難道不是好事兒嗎?
至於不會操縱軟帆船問題——不會就學,我姐夫既然能培養出來操縱軟帆船的水手,說明這活兒並不太困難,諸位,南洋家門口的貨物只會價格更廉,那麼多胡商從自家門口採購那些貨物,運到皇宋就獲利十倍不止,如果我們直接把船開到他家門口去採購,這十倍的利潤歸於我們,為了十倍的利潤,冒點風險,重新學習新技術,又有何難?”
又有一位海商在臺下舉手:“我等本小,單獨購買一艘海船似乎投入本錢過大,也吃不消,若將貨物託付給別人,卻又覺得不放心,萬一被人捲了貨物……”
時穿打斷了對方的話:“所以我才決定由幾家大豪商出面,聯合成立海州海商業協會,眾所周知,我在海州也是有田有地的人,施衙內在東海縣也有一片不小的產業,施家嫡長子施奎也願意用海州的產業作保,還有黃家——解元公的家族出面作保,有什麼不可信的。
這個行會,入會費用一萬貫,由行會出面購買海船,並由行會負責組織人手闖蕩南洋,諸位當中,交納十份入會額的,有權派遣一名船長以及相關水手,管理一艘海船……”
接下來,時穿引入的是英國航海保險公會的概念:以一萬貫為參股門檻,投入的股金越多,在行會中享有的話語權越重。按規定:每艘船出海,都要向行會交納一定的風險基金,如果交納風險金的貨主貨物出事兒,則由行會按風險金十倍予以賠償,否則,這筆風險金便不予退還。
按規定:行會的大股東有權派遣財會人員,參與並監督行會的運營,參股的大小股東有權享受相應的分紅,遇到官面上難以處理的事情,則由行會出面與官府交涉……
按規定:海州市舶司官員將坐鎮航海公會抽稅,而航海公會同意他們入住的條件是:市舶司負責走通朝廷,讓朝廷默許放寬海商的居留限制,放寬海船上的武器限制……等等。
這套保險公會體制是非常嚴密的,它造就了英國大航海時代的開始——然而此時的英國,國力並不強盛,擁有的船隻並不多,於此相反的是,這時的阿拉伯商人記述說:僅僅泉州擁有的海船,桅杆遮天蔽日,如果把這些商船一隻接一隻排列起來,可以從海面上不間斷的排列到馬六甲。
阿拉伯商人的記述並不是吹牛,宋代官方《食貨殖》記載,僅僅溫州一地造船廠,每年製作的五百料海船就有上千艘,這一點也從《溫州縣誌》中獲得證實——遠在大航海時代開始之前,宋人已經摸到了大航海時代的門檻,可惜滿金族人的入侵,以及蒙古蝗蟲式的侵略,使得這一時代推遲了四百年,使得西洋人接過了大航海的領跑棒。
現在,歷史的車輪在這一刻悄悄改變,自信、開放,喜歡規則的宋人折服於時穿那邏輯嚴密的《航海公會條款》下,毫無異議透過了成立公會的議題。緊接著,一晃眼的工夫,三百多萬貫錢財被集結起來,公會的股東決定一次購買四十艘千料軟帆船,組織成三支武裝商船隊,抱成團闖蕩南洋——這一次,由宋人拉開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接下來,航海公會的股東們各出門路,聯絡疏通市舶司與知州大人。不久,市舶司方面回話:只要出港的船隻增多,使得他們的稅收得到保證,進而使自己獲得優良的考績,讓自己仕途暢通……其他的一切都好商量。
而知州衙門裡,新任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