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2章 圍殺,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州的道路。

在此之前,黃爸也買下了毗鄰白虎山的兩座山樑,就等時穿這裡“清障”完畢,便把沭陽廂軍秘密開進山中,整修荒山栽種茶苗——而山區隱藏的匪徒,也是“障礙”的一種。

時間慢悠悠過了三日,海州讀書人仍在相互串聯,輿論紛紛圍攻羅進士。羅望京當天拜訪時穿不過後,回家見到了守候的衙役,獲知褚素珍遞交離婚申請的訊息,又羞又惱的羅望京當夜奔向桃花觀,被團練擋在山外,他先是要求面見褚素珍,遭團連拒絕,後又求見坐鎮此處剿匪的時穿,被告知:非軍情傳遞,一律不準。

羅望京在桃花觀鬧了半日,怏怏下山——這一切鬧劇,時穿懶得理會,他每日裡只管揹著手,聽聽團練傳回的訊息,順便陪施衙內在桃林中散步……

三日後,崔莊社兵在雲臺山深處堵住最後一股劫匪,時穿下令凌飛指揮攻擊,自己依舊悠哉遊哉在桃花觀閒逛。

山坡下,社兵往來彙報,一名斥候報信:“三十個人,五把弓箭,短兵不詳。”

凌飛努力學著時穿那種天塌下來不以為然的表情,嚴肅的聽著傳訊的社兵彙報,而後他想了想……師傅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做?

面前的這撥匪徒其實沒什麼大罪,就是一夥去年從外地遷來的流民,因為耐不住飢餓與貧寒,搶劫了附近幾個村落的耕牛,私下裡宰殺了充飢。這夥流民聚眾打劫之前,已經編入了廂軍,進行了簡單的軍事訓練。

宋代廂軍分兩種,一種是校閱廂軍,一種是普通廂軍,校閱廂軍多數是流民中最身強力壯的,他們編入廂軍後,會經過簡單的軍事訓練,有時也擔任一些軍事任務。對於校閱廂軍,官府是給發薪水的,這筆薪水從中央政權直接劃撥下去。而非校閱廂軍的存在,則純粹是一種慈善事業了,官府也就是把他們組織起來,做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然後借這個名義,給他們發一份口糧,讓他們得以餬口,不至於起來造反或者作亂。

宋代是個天災頻繁的時代,這時候地球正在進入“小冰河時代”——自冰河時期以來,地球溫度的另一個最低點就出現在宋代。因為災難的頻繁,宋代廂軍機構不得不持續擴容,以收納不斷產生的災民,到了宋代中期,廂軍越來越臃腫,於是有了王安石裁減冗兵的“變法”。

朝廷實行新法後,大部分非校閱廂軍其實並沒有裁減,實際上,為了應付“熙寧開疆”的戰爭,朝廷反而擴大了校閱團練的數量——比如陝西槍手(長槍手)以及步弓手(弩兵)的數量。不過,他們數量雖然擴大,質量卻在下滑。沒辦法,朝廷的大政策是裁減冗兵嘛,既然數量減不下來,在物價不斷上漲的情況下,那就減少財政撥款,這也是一種“裁減”吧。

結果,校閱廂軍拿錢少了,兵變越來越多。於是朝廷又需拿錢出來鎮壓兵變,導致軍費總支出不斷增加……

一般,非校閱廂軍的薪水由地方自籌,由地方負擔,朝廷一概不管。而理論上,這群廂軍負擔的是地方上修橋鋪路的工作——時穿僱用廂軍修路就是地方政府對廂軍的一種使用方式,貌似這種情況下,也該由地方上負擔他們的費用。

可惜,這裡面有一個關鍵,常常被政事堂的官員所忽略:一般來說,災難發生的時候,那些貧困地區對災難的承受能力,以及賑濟能力往往最差,唯有富裕的地區,才能經受住小病小災的考驗。

大宋兩百餘年了,災民們也學聰明瞭,一旦有災難發生,立刻結伴往富裕地區逃竄……開玩笑啊,平常想去富裕地區打工,總是湊不夠路費,如今什麼都不用操心,一切都由官府承包了,只要能跑到地頭,暫時找不到工作也不用發愁,反正地方政府管吃管住。

惡性迴圈下,兩百年的大宋在這個時候逐漸變得步履闌珊,那些富裕地區常常要負擔超過本地人口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