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5章 呼朋喚友,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65章呼朋喚友

第265章呼朋喚友

時燦想了想,搖頭:“不好,這裡人生地不熟的,連個玩耍的人都找不到,我走到哪裡,左右都跟著一大群叔叔,實在沒意思。”

旁邊一位年長者趕緊過來自我介紹,這是一名跟時穿同輩份的時氏遠支弟子,因為不屬於長房長宗,所以在時燦的莊園裡做一點管家工作,他笑著招呼:“十七弟遠來幸苦,我等能來這裡多虧了十七弟的照應,白虎山下左右鄉農聽說是時家十七弟的本宗,對我們恭敬有加,如今我們已經順利的完成了春耕,糧食已經種下去,就等秋季收穫了。”

稍停,對面的年長者試探地問:“我聽說十七弟今年的土地不種糧食,反而種些花花草草,十七弟小心了,我聽說去年京城大旱,糧價漲的離譜,連參加科舉的舉人們都在抱怨飯吃不起。

如今連年災荒,四處叛亂,農以糧為本,這種境況下,十七弟不種糧食,種那不能吃的花花草草幹什麼?族兄不是給你送了三百畝地嗎?我聽說那些田地裡,你也種上花,只有少量田地種了一星點糧食。

族弟,我們現在沒有多餘的糧食支應,但等到秋季了,我們先不賣糧,你缺多少,跟我們招呼一聲,都自家兄弟,什麼都好說。”

時穿微微有了一絲感動,他拱手回答:“族兄費心了,我其實在一隻捕魚船隊裡有點股份,那支漁船隊每年給我提供上千石魚肉——這可不是普通的魚肉,是彷彿小牛肉一樣的鯤魚(鯨魚)肉,所以糧食方面我不用愁,去年冬天我還特意向京城送了一船糧食,以照應海州舉子。”

族兄立刻鬆了口氣:“那就好,照應讀書種子,乃是我嘉興時氏的門風,族弟如此善養儒門子弟,將來也是我海州時氏的臂膀——我等諸人遷居海州,今後海州時氏,分門立戶的,便要多仰仗族弟了。族弟能維護時氏門風,我等甚是欣慰。

剛才我說的這糧食一項,只是小事,族弟不用跟我們客氣,我時氏也不指望種田養家。”

時穿再度拱手:“忘了告訴族兄,我家的船隊追尋鯨魚的足跡,已經航行到了日本國,那裡不僅稻穀極是便宜,且捕魚的收穫極為豐厚。船員們親眼所見,每年秋天,成千上萬條海豚聚集在海灣裡覓食。當地漁民一旦發現,便會駕船獵殺。

據說,當地人首先會將一根竹竿置入海中,不停敲打,以驚嚇海豚(同時干擾魚的聲納系統),使它們無法準確定位。隨後,他們把海豚趕到岩石凹口內,用漁網封鎖,留置一晚後,獵殺開始。漁民用長鉤刀開始砍殺海豚,並用削尖了的杆將其刺傷,然後將其拉上小船,並割斷它們的喉嚨,使其無法亂動……

哈哈,那裡因此已經成為一片血腥的海洋——我們的漁民學會這方法後,在琉球(臺灣)依法炮製,結果收穫非常豐厚,簡直是坐在那裡數錢啊。如今我家的肉食吃不完,我這次來,也是想看看族中兄弟,在這青黃不接的時候是否缺糧。

昨天,我的漁船剛抵達碼頭,卸下了三船糧食與魚肉,可是因為捕鯨季節到了,那些倉庫急著需要騰空。都自家兄弟,別客氣,族兄搬走一船,也好為我騰空倉庫,如何?”

那位年長的族兄沉思了片刻,回答:“我們剛搬來海州,加上去年本地剛經過叛亂,確實在糧食上面有點緊張,族弟這船糧食,我們就愧領了……好吧,這船糧食便算作你家祭田五年的獻祭,剛好族弟過來,我們正想與你商量立祠問題,你看我們宗祠分支,是建在白虎山下,還是建在崔莊?”

這個問題涉及到以誰為主的問題——宗祠建立在白虎山,那麼白虎山下這一支時姓就是正支,至於時穿在崔莊的支脈,只能算是提早分家、獨立出去的旁支而已。

反之,那就是以時穿崔莊一脈為正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