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唐時代週刊》,史上第一混亂,張小花,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錢呢。
花木蘭說的沒錯,都是當皇帝的,你跟人家抖這機靈是不行地,最先發現這個問題是對經濟非常敏感的唐朝人,房玄齡的一篇以《驚,國有資產損失嚴重》為題的文章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其他唐朝學者也紛紛開始關注國際金融,相繼發表了《我國外匯儲備已不足秦漢的五分之一》《誰在為萬里長城買單》《漢時饑荒唐人關》等主題經濟學著作,引發了其他幾國的連鎖反應,一時來唐朝求學的人絡繹不絕,富於娛樂精神地唐朝人索性辦起了雜誌,最著名的是《大唐時代週刊》,上面除了經濟學專版,還開了娛樂版八卦版時事要聞版等版面,發行量巨大,尤其是跑長途無聊的漢朝司機,幾乎人手一本,這就扭轉了大唐對外的貿易差額。
宋朝人當然也不甘落後,持幣充盈的宋朝人開始在高檔賓館上動腦筋,每一國的兵道附近都被他們建起了星級酒店,並且由此開始進軍房地產,他們在每一處都大肆團購土地和開發權,興建了無數的商品房以供外地人暫時或長期居住,使得各地房產驟然增值,《大唐時代週刊》以戲謔的口吻稱其為“宋朝炒房團”。
這樣,各國就在不同地方面各擅勝場,國際金融一時繁華,劉邦說過,製造出來地是物質,創造出來的才是財富。因為動手早,他在運輸業地地位不可動搖,基本形成了壟斷,開始,漢朝的司機們做買賣是靠“拉”,可是後來隨著各國人口大規模的流動,馬車供不應求,這些司機們就變得非常牛b了,對顧客的態度也不那麼溫柔了,有時候甚至是聲氣惡劣,被人們稱做是“兵道里的鐵老大”,最初的客源大多都是大老粗的傻大兵,無非是口角幾句也就罷了,可是隨著出遊市場的成熟,各國的貴族和王室也都想嚐個鮮,再遭遇這樣的事情人家就不會忍氣吞聲了,劉邦有時候一天能接到十幾個投訴電話,這使得他非常惱火,但是規則已經形成,積重難返,他深知一個產業一但壟斷那是很危險的,劉小三靈機一動,乾脆又開了一項新的業務那就是出租馬匹,普通客戶可以在兵道的任意一個地方租到可供單人騎乘的馬,留下足夠的押金,然後憑票據在任何大漢運輸分公司都可以中止使用結算兩清,按路程和時間只需付很少量的租金,這就相當於給馬車運輸造成了競爭,鐵老大再也不敢牛了,至於那些貴族,劉邦特意為他們出臺了vip服務,車伕都是訓練有素彬彬有禮的,馬車由純金打造,拉車的馬也是千挑萬選,而且動輒上百,車內建免費酒水,貌美如花的小姑娘會在開車伊始為你講解安全常識並提供無微不至的微笑服務——當然,這樣的馬車普通貴族靠一個人想包下來也是很吃力的,所以寬敞的車廂被分割成了不同區域,還有經濟倉和頭等倉之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