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明·徐後傳_118,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來大明真實目的是什麼?”
“背後的支持者是誰?”
“北元世子在那裡?”
……
不管對方是否有回應,燕王府府兵們都不厭其煩的問,如此反覆迴圈,剛開始北元使節們以為是兒戲,嗤之以鼻。可到了第三天,已經有使節受不住精神的摧殘,開始道出實話了,各種北元宮廷朝野的黑料猛料陳出不窮:
“宣光帝繼位後身體不好,已經病了好幾場。世子遲遲不歸,儲位不定,奇太后擔心後繼無人,為子嗣考慮,挑選易男相的女子進宮。權皇后擔心有了其他皇子後,在大明當人質的世子淪為棄子,不滿太后的選秀之舉,婆媳生了間隙,暗鬥不止,大元宮廷血雨腥風……”
“我奉太后密令,試探世子對祖國和黃金家族的忠誠,倘若世子已經屈服大明國力之下,淪為附庸,當顧全大局,斷臂求生……”
不愧為把持過大元末年朝政的奇女子,為了延續自己對皇權的控制,不惜犧牲親孫。
“太后從蒙古衛拉特部落選的女子已經生下皇子,封了嬪位。衛拉特部落首領馬哈木給了我兩百頭牛和一個草場,暗示我來大明除掉世子……不不!不是我!我沒那個本事對世子動手,也沒有那個膽子,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
關係到軍國大事,朱棣將這些都回稟了朱元璋。朱元璋沉吟片刻,說道:“連一個小小的使團都各懷鬼胎,並不同心同德,可見北元朝野上下人心渙散,黃金家族氣數已盡。”
朱棣說道:“當場就有使節倒戈投降,說回去帶著家眷和親友一起投大明,連帶北元的各種機密情報一併托盤脫出,可見父皇這一年對北元懷柔招降的策略確實有效。他們已經從內部開始亂起來了,不僅是黃金家族,整個北元,包括蒙古部落很快也會土崩瓦解。”
朱元璋點點頭,略有欣慰之色,“你做的很好,這些情報對大明至關重要。”
朱元璋奪了朱棣宗人府右宗令的位置給了三皇子,見四兒子無所事事,便暫由他和新成立的錦衣衛一起查北元世子失蹤案。
只是如今聽到父皇的誇獎,朱棣心中毫無成就感,他擔心徐妙儀的安危,但又不好在父皇面前顯示出來,只得婉言說道:
“北元世子去年曾經設計綁架了五弟為人質,藉此逃出大明,幸而有徐家大小姐相助,五弟才安然無恙。如今徐大小姐和北元世子同時失蹤,很可能是被世子綁架了,一來有報復的意思,二來以此為把柄,威脅大明。”
朱元璋搖搖頭,說道:“如今下定論尚且還早,買的裡八刺不是這等行事魯莽簡單之人。其實如果是世子綁走了徐妙儀倒好說,我們封鎖邊關,一路上嚴加搜尋,總會找到蛛絲馬跡將其尋回,朕擔心的連世子也被人綁架甚至謀害,我們白白失去一枚制衡北元的棋子。”
見朱元璋閉口不提徐妙儀的安危,注意力全在北元世子身上,朱棣暗暗有些心寒:妙儀救過五弟,還在城牆上護駕有功——哪怕看在魏國公的面子上,也不該對妙儀不管不問啊……
正思忖著,朱元璋說道:“魏國公是大明第一功臣,你要好好安撫,千萬不可怠慢,徐妙儀能救則救,若實在不能——”
朱元璋遲疑片刻,說道:“無論國事家事,定當以大局為重,不得徇私。朕一直以此為戒,魏國公是忠臣,他知道該如何取捨。”
言下之意,就是以保住買的裡八刺為主要任務,徐妙儀的安危並不重要。朱棣心中很震驚,暗想倘若去年買的裡八刺成功綁架了弟弟,恐怕父皇也會選擇犧牲朱橚……
朱棣只覺得心中涼透,說道:“魏國公每日幾次派人到燕王府和錦衣衛問訊息,徐增壽乾脆住在燕王府不肯走了,徐家父子對徐妙儀十分牽掛,倘若她真出事了,徐家恐怕不好安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