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明·徐後傳_13,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命,早已將功贖罪了。道衍禪師,我今日前來拜訪,並非是興師問罪。”
“實乃有求於道衍禪師。”朱棣從懷裡掏出一個小錦盒,小心翼翼的放在案几上,“實不相瞞,我的生母碩妃是高麗人,幼時家境貧寒,輾轉來到中原,是馬皇后收留了她,母親生下五弟不久後就去世了。”
“臨死前曾經剪髮一束,說將來若有機會,便將這一束頭髮帶到高麗國,燒成灰,拋灑故土,以全了她的思鄉之情。我是大明皇子,恐怕畢生都難有機會去高麗國,聽聞道衍禪師即將啟程去高麗,希望禪師能夠順道幫我完成生母遺願。”
朱元璋的後宮佳麗三千,原配馬皇后是結髮夫妻,早年跟隨丈夫吃了不少苦頭,身體受損,子息薄弱,畢生只生育了兩個公主。
其餘十四個公主,還有二十四個皇子都是嬪妃們所出。嬪妃血統出身各有不同,除了漢人,還有高麗人,色目人,蒙古貴族,甚至對手陳友諒和張士誠的姬妾都納了幾個在後宮。
所以朱棣的生母碩妃是高麗人並不奇怪——高麗女子在中原當姬妾的有許多,就連退居陝西和林的殘元太后也是高麗人,她的兒子就是元順帝。
道衍禪師是個和尚,是最適合託付的人選。既然四皇子對姚妙儀欺瞞的行為既往不咎,而且還以生母遺願相托,道衍禪師當然爽快的答應了。
“阿彌陀佛,貧僧定不辱使命。”道衍雙手接過錦盒,“不知碩妃娘生前可提起家鄉在何處?”
朱棣搖頭,“母親很小就離家了,早已忘了家中情形,只依稀記得門口有一條大河,道衍禪師只需在河邊焚燒髮束,超度唸經即可。”
朱棣恭身一拜,以示謝意,臨別之時,朱棣再此拜謝,隨後說道:“我有一事,要請姚大夫幫忙,事畢之後會派人送她回來。”
既然朱棣客客氣氣來“請”,應該不會為難姚妙儀。道衍禪師說道:“可以的。貧僧和姚繼同明日就啟程去遼北。百和堂全靠姚妙儀一人支撐,還請四皇子幫襯一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