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明·徐後傳_238,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者有話要說: 母子愛好很相似,都愛殺人。
☆、第243章 重返朝堂
丈夫兒女都進宮赴皇家家宴,在家養胎的徐妙儀備了一桌精緻的羅漢齋,去萬壽寺和義父道衍禪師一起過中秋。
徐妙儀一片孝心,道衍很是欣慰, “妙儀啊,皇上前天問了我東宮世子之位的歸屬。”
道衍是洪武帝十分器重的高僧,時常召他入宮,有時候談佛論道,有時也問一些政事。
徐妙儀將麵筋做的素螃蟹夾給義父,“哦?義父是如何應答的?”
道衍說道:“我說東宮已有國儲。”
言下之意,就是不用考慮世子的事情,把太子培養好是正經。中庸的標準答案。
徐妙儀笑道:“我最近在家休養,閉門謝客,錯過了東宮世子之爭的熱鬧。呂家也太著急了,為了推外孫上位,居然提出什麼以上古五帝堯舜禹禪讓為依據,真是荒謬。”
道衍說道:“依我看,楊士奇未必是呂家的人。”
徐妙儀問道:“那義父以為他是誰的人?”
道衍頓了頓,說道:“我覺得他是藩王們的人,或者是呂家和常家的政敵。虛虛實實,就是為了攪亂東宮這趟渾水。因為在這個時候議論東宮世子歸屬,提前暴露了矛盾,對朱允炆和朱允熥其實都不利……朱允炆是庶出的弱勢,朱允熥年幼平庸的缺點都顯露無疑,兩人都太容易被人攻擊。”
徐妙儀讚道:“義父真知灼見,我很佩服。”
道衍說道:“皇上還說藩王們就藩,會派高僧跟著去藩地建寺廟,教化當地百姓。”
徐妙儀大喜,“真的?義父一定要主動請纓去北平,我們就不用分開了。”
道衍笑著點頭,“皇上已經答應了。”
徐妙儀正在孕中,情緒容易激動,此時居然熱淚盈眶,“太好了!這真是今年最好的訊息!”
道衍遞過帕子,給她擦淚,“比燕王凱旋歸來的訊息還好?”
徐妙儀重重點頭,“那當然了,我親情緣太薄了,小時候就失去整個外祖家,失去母親,後來失去
義兄,和唯一的表哥朱守謙相隔千里,好容易和父親相認,冰釋前嫌,又很快失去了他,現在即將就藩,連那些隔了母的兄弟姐妹以後都見不著了,唯有義父一直陪著身邊。”
道衍看著她微凸的小腹,有些懸心,“估計今明兩年要去北平就藩了,你挺著肚子,將來舟車勞頓,北平冬春兩季多風沙,要吃一番苦頭。”
徐妙儀連連搖頭,“不苦不苦,和義父一起去北平,我一點都不覺得苦。”
徐妙儀和道衍禪師初遇時互相算計,互相利用,但在艱難的歲月裡,他們被迫互相扶持,漸漸有了真摯的父女情,到如今,他們已經成為了彼此的唯一。
道衍說道:“還有一件事,李善長要起復了。”
從大喜驀地到了驚愕,手中的筷子停滯在一碟色如胭脂的泡菜蘿蔔上,徐妙儀問道:“不是告老還鄉了嗎?怎麼還能重返朝堂?”
道衍放出了一個更驚人的訊息:“是我建議皇上重新啟用李善長的。”
徐妙儀手中竹筷落地,“為什麼?”
道衍問道:“你還記不記得,小時候在姚記藥鋪做學徒,打破藥盞碗碟,被還沒嫁人的姚小姐責罰,你哭哭啼啼找我訴苦的時候?”
道衍禪師的妹妹是個尖酸刻薄的性格,對徐妙儀很是苛刻。整個姚家人都算厚道,唯獨出了姚小姐這個奇葩人物。
徐妙儀說道:“記得,義父還去藥鋪給我說情呢,說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我每天忙裡忙外當學徒,做錯一些事情也情有可原,那些打破的藥罐子由義父來賠。”
道衍禪師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