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5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宰相,也只會在這三人之間產生。

遠在豫州的庾亮當然希望好朋友溫嶠當宰相啊,寫信要溫嶠爭一爭,他會擺脫親信力挺溫嶠。

溫嶠只有四十二歲,還年輕,還有激情,也想嚐嚐當宰相的滋味,但是他也曉得自己資歷不如王導,士族們也大多數支援王導,沒有勝算,於是回信只有簡短的四個字,“憑天由命。”

郗鑑有自知之明,他的家族高平郗氏不夠資格和琅琊王氏爭,何況是他是武將,當過流民帥,他馴服流民為軍隊,這次蘇峻之亂,皆因流民過多失控而起,朝野上下對流民越發防備,時刻警惕,於是郗鑑自請去鎮守京口,主動退出宰相之爭,免得得不到還惹上一堆罵名。

王導本來都退休了,和曹淑相伴,鬥鬥嘴,含飴弄孫,小日子過的挺美。但是蘇峻之亂,建康城毀於一旦,王導看著他一手復活的大晉遭遇重創,很是心痛,又見小皇帝小小年紀就要瞻前顧後治理國家,他便有心東山再起,第四次出任宰相。

王導決定為自己爭取一下。這個時代的官場規則是如果要爭,就要先退,絕對不能大肆宣稱“我還想幹第四屆”這種話,會被人恥笑的。

那如何表現想當宰相的意願呢?

答案就是請辭。

王導上詔書,說蘇峻之亂已經平息,我要回家養老了。

小皇帝嚇壞了,親自來到烏衣巷,請王導務必留在朝廷,將丞相之印送給王導。

王導裝模作樣推辭了幾下了,收下了。

王導東山再起,第四次當宰相,輔佐東晉第三代帝王,堪稱傳奇人物了。

這個結局並不意外。

溫嶠也只是很短暫的幻想過當宰相而已。

溫嶠覺得既然不能當宰相,留在京城也沒意思,一山不容二虎,建康不能有兩個顧命大臣,還有可能被王導忌憚,所以溫嶠乾脆自請出京城,去鎮守重地武昌。

王導裝作模樣挽留了幾次,同意了,小皇帝想賜給溫嶠一些禮物,無奈國庫空空,他的龍袍穿短都得繼續穿,窮的很,王導看出小皇帝的窘迫,就拿出了私財入了皇帝的私庫。

小皇帝覺得羞恥,但沒有法子,接受了王導的“進貢”,轉手賜給溫嶠。

溫嶠是個厚道人,曉得小皇帝的難處,就將絕大部分禮物贈給王導,要他拿去修化為廢墟的臺城,只拿了幾個犀角。

看到自家的東西輾轉送回來,王導等於把左口袋的東西掏到右口袋了,哭笑不得。不過他由此對溫嶠的態度大為改觀,覺得溫嶠雖然是庾亮的死黨好友,但是為人比庾亮好多了,算是個高風亮節的君子。

誰會料到年少輕狂時數次出入賭船把自己都典當出去,對庾亮大呼“卿可贖我”的賭徒居然如此光明磊落呢?

溫嶠兩袖清風去鎮守武昌,途經牛渚磯時,看到了“絕壁臨巨川,連峰勢相向。亂石流洑間,回波自成浪。但驚群木秀,莫測精靈狀”的奇景,此時正值夜晚,一聲聲猿啼在夾岸大山兩邊迴盪著,只有書畫裡才能見的夢幻之地。

溫嶠披衣欣賞詭異的美景,無意中水手們說江水下是另一個屬於妖魔鬼怪的世界,所以這裡風景和別處不一樣。

溫嶠好奇,問道:“怎麼能看到江水下的世界?”

水手說道:“用燃燒的犀角照著,就可以看到水下妖魔。”

溫嶠手上剛好留著幾個小皇帝所賜的犀角,就命人拿出來點燃,自己登上小船,舉著燃燒的犀角照著夜色下黑漆漆的江水。

山川猿聲的詭異音調觸發了心理暗示,但見犀照之下(宣告:殘害野生動物是違法的,本文作者反對使用任何犀角製品,小說內容並不代表作者認同犀角製品,請勿舉報,請勿模仿,謝謝)江水之中燈火通明,猶如海市蜃樓,就像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