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4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外面一片混亂,桓溫沒有跑,就在江家靈堂上待著,一直到陶侃的人將他帶走。
陶侃簡直氣炸了,“你不把軍令當回事,也不把我這個盟主放在眼裡。”
桓溫說道:“是他們兄弟三人先動的手,靈堂其他賓客可以作證。”
陶侃怒道:“你還狡辯!那些賓客都說當時你和江大郎單獨在一起,並不知道你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一切都是你自己說的。江大郎一個書生,你武藝高強,你怎麼可能輕易被江大郎刺中胸膛。”
桓溫說道:“他乘我不備,想取我性命。”
陶侃冷冷道:“年輕人,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你這些掩耳盜鈴的小伎倆在我眼裡還不夠看的。這一切都是你復仇的陰謀。”
桓溫正欲再辯,溫嶠來了。
桓彝和溫嶠生前是朋友,桓溫週歲時,桓彝乾脆以溫嶠的姓氏作為長子的名字,取名桓溫。
所以溫嶠一來,陶侃就曉得說情的人到了。
果然,溫嶠說道:“江播和三兒子已經死了,我已經在外頭說江家三個兒子欲在靈堂設伏,殺了桓溫,卻被桓溫反殺。盟主,少年人衝動,且無父親管教,做下錯事,幸好亡羊補牢,我們這些做長輩的要替他遮掩,難道要桓溫償命麼?何況桓溫在臺城還救了南康公主,功過相抵,不賞不罰,求盟主放過這個孩子。桓彝慘死韓晃和江播之手,桓家孤兒寡母都指望桓溫這個長子支撐門庭,還望盟主手下留情。”
溫嶠是七位顧命大臣之一,陶侃不能不給面子,何況桓彝是在勤王過程中被殺,如果再罰桓溫,恐怕寒了軍心。
陶侃說道:“你已經為父報仇了,回家守孝三年,好好反省自己的過錯。你父親生前寬厚,並非嗜殺之人,有江左八達的美譽,你不能侮了你父親的名聲。”
桓溫諾諾稱是。
桓溫所做的一切,王悅都看著眼裡,這個少年人想法不拘一格,勇敢,膽大心細,是個可造之才。
蘇峻之亂,臺城毀於戰火,建康城一貧如洗,何況又是青黃不接的春天,國庫空空入也,王導無可奈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眼瞅著要鬧饑荒,王悅連忙從各地糧倉裡調來糧食,開倉放糧,建康百姓才不至於餓死。
以前摳門戎是低價賣,然而現在建康百姓連遮身避體的衣服都被叛軍搶走了,一切都要重新開始,那裡來的錢買糧食呢?
所以,王悅基本上就是免費贈送糧食,搞慈善,還要自己賠上運費,僱傭工人發放糧食。這十年的積攢全部賠進去這個無底洞了。
入夜,王悅看賬本,算著自己的糧倉是否能夠撐到今年夏糧豐收。
王導來了,對著兒子一拜,王悅那裡敢受?連忙扶起王導。
王導嘆道:“若不是你,我根本解決不了建康城這麼多張嘴吃飯的問題,你幫了我大忙。”
王悅說道:“糧倉的本錢就是父親給我的,你我父子之間,這點錢財上的小事,無需言謝。父親對我全心全意,我對父親也是如此。”
王導對王悅好,王悅又不是白眼狼,自是要報答,以前王導遭遇財政危機時,國庫只有兩萬匹粗布,向來低調的王悅願意高調出街,出賣色相來給父親“帶貨”,這次開倉放糧,也是為了給父親解燃眉之急。
王導近乎貪婪的看著王悅:我這一生,最大的收穫就是養了這麼個好兒子。有子萬事足。
王悅收起賬本,向父親告辭,王導忙問:“你要去哪裡?”
王悅笑道:“父親好像忘記了我已經成親,是清河公主的丈夫了,我當然是要回自己的家。”
王導猛地想到清河公主其實他的女兒,也是他的家人,他試探著問道:“你和公主成親五年……公主的身體是不是有問題?”
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