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9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庾亮說道:“皇上,萬萬不可召回邊關大將,尤其是郗鑑,郗鑑一旦帶兵回來,兗州無人可守,後趙一直對我國虎視眈眈,如果兗州失守,大晉北方第一道門戶沒有了。至於其他鎮守地方的大將,他們各司其職,如果全部召回,地方可能大亂,暫且先召回桓彝。”
庾亮打著小算盤,荊州陶侃和江州溫嶠都會支援司馬皇室的,他們都不把庾家放在眼裡,如果他們召回,他們說不定就會殺了我,逼庾太后退出,然後把小皇帝當成傀儡,掌控朝政。到時候那有我們庾家的說話的地方啊。
至於襄陽的周撫和荀灌夫妻,這兩個人都是清河公主手下最能咬人的走狗,尤其是荀灌,對清河公主一片愚忠,甚至為了公主不惜和丈夫周撫假離婚,唱周瑜打黃蓋的大戲。
如果荀灌回到建康城,得知庾太后要強佔清河公主的駙馬,就憑荀灌的爆脾氣,不等孫峻叛軍打進來,荀灌就會先帶兵衝進臺城,殺了庾太后,砍了庾亮的腦袋。
庾亮相信荀灌幹得出來。
所以,他們都不能來建康城救駕。
尚書令卞壼冷笑道:“庾國舅,都到了兵臨城下的地步,你還在瞻前顧後,畏首畏尾,不敢召集將軍們回來勤王,如今的局面,只是一個桓彝帶兵回來就能解開城下之圍的嗎?桓彝是文官,他祖傳儒學,在宣城以關心民生為主,他拿什麼和蘇峻叛軍抗衡,筆桿子嗎?”
庾亮早就練出了唾面自乾的本事,“尚書令未免太妄自菲薄了,建康城尚有五萬中護軍在,待桓彝帶兵解圍,我們裡應外合,定能打敗蘇峻叛軍。”
庾亮其實並無把握,但是比起直接召回陶侃溫嶠和周撫荀灌這種對庾家早有不滿的大將,他寧可冒險,只要桓彝回朝。
朝野上下已經是庾亮一言堂,庾亮做出決定,朝臣紛紛附和,小皇帝說道:“那就即刻召回桓彝,其餘鎮守城池的大將不可擅自離開。”
軍人若無召進京,會視同謀反。
尚書令卞壼見自己無力迴天,也無可奈何,憤然離開臺城。
烏衣巷。
王導聽說臺城大朝會的結果,並不意外,吩咐手下部曲,“把家裡的圍牆繼續加固,弓箭,糧食,任何可以使用的鐵器統統買回來,召集族人,要他們帶著細軟都搬到烏衣巷來,不要外出了。”
王導對庾亮沒有任何信心,做好自救的準備。
王悅本來在烏衣巷等著清河帶著琅琊王和郗鑑來勤王,卻不料等來了蘇峻的叛軍,郗鑑被趙**隊拖住了,不能離開兗州。
真是計劃沒有變化快,王悅自以為文諫不行就武諫的萬全之策被庾亮的貪婪,蘇峻的野心打亂了。
差點**,計劃遭遇變故,還掛念清河的安危,王悅遭受著前所未有的打擊,未免有些消沉。
王導安慰兒子,“你長的好看不是你的錯,被庾太后窺覬是她的心思不正,那有這種一心想把小姑子的丈夫弄到手的大嫂。蘇峻之亂是因庾亮的貪婪心急而起,和你無關,你無需自責。”
王悅幽幽看著北方,“我和清河都倦了永無止境的爭鬥,選擇歸隱,無奈天下之大,卻沒有一個地方可以過安寧的日子,獨善其身,和平怎麼就那麼難?現在看來,都是士族和皇族的貪婪,永無無法滿足手中的權力,除了父親您能夠忍住皇權的誘惑,甘心當臣子,其餘人等,從曹操開始,曹丕,司馬懿、司馬昭,孫秀,齊王,成都王,王澄父子,以前的老皇帝,到叔父王敦,國舅庾亮,太后庾文君,他們都是一丘之貉,有了權力就膨脹起來,想要篡位,士族變成皇族,然後又有新計程車族崛起,控制皇族,又滅了皇族,士族變成新皇族。”
“這近兩百年,一直都是這樣的迴圈,永遠都是這幾個百年家族爭來爭去,殺來殺去,連我和清河公主都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